第90章(第1/2 頁)
挑完這些東西,在店裡兜兜轉轉逛了一大圈,想買的東西不少,不過急著用的就完全沒有了。
最後也只翻出來塊比普通書籍稍大的玻璃鏡子。
夥計說這鏡框是小葉紫檀的,當然李想國也分不出真假,不過看著倒是真跟上輩子看過的圖片上顏色什麼的都差不多。
看李想國用指甲颳了,沒留下任何痕跡,夥計笑著說這料用鐵釘都很難釘進去。
感覺可能是真的,加上價錢也不貴,所以李想國乾脆也就拿著了。
鏡子用個幾年就差不多了,以後這鏡子不要了,框架拆下來,至少能做幾個髮簪什麼的小東西,怎麼都虧不著。
也就這個年代,鏡子價格高,這放到後世,啥材料的鏡子配得上紫檀的鏡框。
交完錢,東西搬到店外。
顯影套裝是個小紙箱,體積太大,裝不進包裡,只能讓夥計幫自己找了兩根布條固定到車後的貨架上。
剩下的東西李想國一股腦塞進包裡,都沒把這包裝滿。
李想國謝過夥計,拎包上車,準備向著下一站出發。
順手將包掛在車把上,伸手摸到包裡,觸手可及,包裡的東西全部進了空間。
只剩個空包掛在車把上面,這就讓人很舒服,日後想來也能免去無數麻煩。
騎著車子一路往回,去了之前看到的書店。
確認要買的嗎,是一張四九城的地圖,店裡剛好有年初新出的街道地圖,。
隨後又在書店裡轉了一圈,挑了一本由前復旦校長主編,林語堂作跋,商務印書局出版的《雙解實用英漢字典》。
還買了一套林語堂主編,豐子愷配畫三本的《開明英文讀本》,還一本林語堂的《漢譯開明英文文法》。
更多的書暫時就沒必要了。
空間裡一堆活兒要幹,這幾本書和詞典應該夠自己打發一段時間了。
更重要的是,這幾本就足以滿足自己展現自學英文的能力和行動。
買這幾本書,李想國也是認真考慮過的。
這個年代,一切方興未艾,可以說不管掌握哪種外語,只要能熟練應用就有很大的優勢。
只是讓他頭疼的是,因為國際關係的影響,這個年代學校教的外語基本都是俄語。
兩輩子連一個俄語字母都沒寫過,跟他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家裡餵牛那個上粗下細的桶叫喂得羅。
這稱呼是來自俄語音譯。
至於什麼蘇維埃、布拉吉……
那關屌絲直男什麼事?
只能說所幸現在的小學階段還沒開設外語,要不然自己想著直接讀初中的事兒,只怕還得平添波折。
更何況,自己不想浪費上輩子學了十幾二十年的英語,雖然水平不怎麼樣,但是總歸超過現在絕大多數的國人吧。
只是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真的等到以後突然展示出來,只怕就很難規避某些可能存在的風險。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趁著自己現在還小,把自己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展示出來。
畢竟原身父親有留學的歷史,直接把英文啟蒙問題推給他就完事兒了。
剩下的,當然是書店買書,圖書館借書,甚至以後還有老師、教授也懂英文,自己自學外加跟他們請教,這就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
前者死無對證,後面每個出處都清晰可查,外加著自己身份清白,又是個小孩子,做到這個程度就萬無一失了。
後面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找到足夠多的人和物品自證清白。
自己都準備直接讀初中了,再天才一點,自學個外語什麼的能是多大的事兒呢。
更何況現在又沒人跟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