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3 頁)
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
洪武十八年,夏日陽光如金色流火,灑落在京城的郊外。
作為淮右布衣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最近有了一項對於皇帝來說並不奇怪的愛好,那就是換上便裝溜達到郊外,看農民們種田。
雅稱白龍魚服,俗稱微服私訪。
此刻,朱元璋雖然沒有坐在龍椅上接受朝拜,但是站在田野間,他的臉上還是洋溢位了難得一見的笑容,這種即將豐收的喜悅,甚至不亞於權力帶給他的快樂。
朱元璋的目光所及,是一片片翠綠如波的莊稼地。
土豆、玉米、紅薯,這些被朝廷寄予厚望的高產作物,已經被逐漸推廣了到了京城周邊,種植一兩年以後,如果沒問題,就會逐步推廣到整個直隸,隨後再用五到十年的時間,逐漸推廣到整個大明。
這些高產作物的田地,在此刻展現出了勃勃生機。
至於讓燕王朱棣送徐達回京,則是朱元璋存了些私心,一方面是朱棣是徐達的女婿,這時候照顧岳父合情合理,另一方面是有段時間沒見朱棣了,朱元璋也想見見兒子,同時交代一下北方的事情。
“你這書生倒是有趣,姓甚名何?可有表字?”
風先至,竹葉沙沙作響。
朱元璋的心中充滿了期待,這些高產作物如果能夠順利推廣種植,那麼大明的國力,肯定是要上一個臺階的,因為越多的糧食,就意味著能夠供養越多的人口,而人口的增長雖然從長遠角度會加劇人地矛盾,但對於現在剛從元末戰亂中恢復過來的大明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壞事。
“解縉,字大紳,赴京訪友。”
這時候天空忽然陰沉了起來,一陣風捲來,眼見就是要下夏日的雷陣雨。
“背疽?”
“你這書生,能想出後兩句嗎?”
朱元璋和護衛們來到了旁邊的一處破道觀避雨。
朱元璋微微蹙眉,這可不是什麼好病,范增、劉表、孟浩然等人都因此病離世。
眼見此情此景,朱元璋忽然來了詩興,念出了靈光一閃下想出的詩句:“微微細雨灑斑竹,陣陣清風吹落花。”
誰料,這書生指了指鐘山的聖孫壇方向,輕而易舉地便對了上來。
這個從雲南俘虜回來的年輕宦官,辦事麻利,頭腦清晰,同時知道分寸,很得朱元璋喜歡,看他這副架勢,明顯是有急事,不會無的放矢。
朱元璋的牛皮靴子踏在田間小徑上,泥土的芬芳撲鼻而來,這是大地獨有的味道。
一路思量著這些事情,朱元璋坐著馬車回到了皇宮。
實際上,由於北元的軍事力量一時難以消滅,大明對北方的戰略在嶺北之戰失利後,就從戰略進攻轉為了戰略防禦當然這種轉向,並不意味著大明害怕北元,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抉擇,因為大明的人口、疆域遠勝北元,只要能讓中原等地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那麼在人口、糧食、兵源等資料的增長上,大明只會把北元越拉越遠,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過元末戰亂的那一撥北元精銳士兵,也在不斷老去,北元的戰鬥力只會越來越低,可戰之兵也會越來越少。
遼東戰事已經基本結束,明軍可謂是大獲全勝,剩下的收尾工作,以湯和的資歷和能力足以勝任。
畢竟目前看來,二兒子秦王朱樉荒唐無度只知享樂,三兒子晉王朱?雖有些智計卻過於殘暴,都不是能承擔起重任的料。
“啟稟陛下,宮中無線電臺傳來遼東軍中的訊息,魏國公徐達得了背疽,病得厲害,已經無法視事治軍了。”
大明守住北方邊境線就能穩住發育,此消彼長之下,北元是必輸的局面,而且隨著雲南、遼東被明軍收復,北元的戰略空間,愈發的狹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