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第1/2 頁)
漸漸的,背簍被豬草填滿,他的腳步也越來越快。
忽然,少年腳步一頓,頭部低垂,視線落在了一個東西上。
少年彎腰,布滿凍瘡的手指撿起了那個小小的東西,他吹了吹泥土,把它舉起,在陽光下仔細打量著。
原本跟隨在少年身後的手持鏡頭繞到了他的身前,先定格在那枚小小的u盤上,然後沿著他的手指向下,掃過他打滿補丁的破爛夾克,再繼續向上,最終落在了那張髒兮兮、又寫滿天真與野蠻的臉上。
在那一刻,沙發椅內的姜樂忱只覺得渾身上下像是過電一樣,猛的坐直了身體。
螢幕裡的那個他,懵懂、無畏、沒有善惡之分,他生機勃勃,像是一隻全憑心意肆意生長的小獸。
這是《金蘋果1號》裡的少年小姜。
——更是林巋然眼中的姜樂忱。
作者有話要說:
蒙赫:(精準投籃)
林巋然:(精準文藝)
第135章
手邊的巧克力味爆米花突然沒了吸引力。
姜樂忱不由自主地坐直身子,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電影之中。第一次透過大螢幕看到自己,那種感覺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恍惚間, 姜樂忱覺得畫面裡的那個人好陌生, 明明他們擁有同樣的五官,有著同樣的聲音, 可是「他」根本不是自己。
姜樂忱的記憶裡一向很好,他甚至能透過某一個片段, 想起在拍攝這個片段時片場發生了什麼事情。
比如, 這個轉身他足足拍了八遍,林巋然卻一直不滿意。
比如,這段衝突戲演到一半時,豬突然走到鏡頭中間躺倒,於是所有人都笑場了。
比如, 放煙餅時現場味道嗆鼻, 他被燻的眼睛都紅了, 一直在洗眼睛。
明明他記得這麼多瑣碎的小事, 但是當這些小事連結成一部電影時, 卻被賦予了更複雜的含義。
黑暗裡,他聚精會神地望著大螢幕, 卻沒有注意到,身旁的林巋然也在黑暗裡靜靜望著他。
幕布上的光映在了少年的臉上, 勾勒出他的眉骨、睫毛、挺翹的鼻子和緊抿的唇。林巋然用目光描繪著他的側影, 那是藝術家在仰望自己的繆斯。
在這一刻,林巋然不去關心影評人會不會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節評委會不會喜歡這部電影, 他只在意, 姜樂忱會不會喜歡。
隨著劇情逐漸深入, 影片中三個人的糾葛也逐漸加深。鮑爺和伍叔之間僵持的拉鋸戰,因為增加了養豬少年這個變數,變得越發跌宕。
影片節奏逐漸加快,笑料後是危機,危機後是轉折,劇情一個接著一個,讓觀眾一直坐在過山車上,根本沒有一刻喘息。
放映廳內,不僅姜樂忱一個人沉入到劇情之中,其他觀眾也被拽進了故事裡。前半場還有人偶爾低頭用手機處理一下公事,但是後半場放映中,再沒有手機被點亮過。
這部電影只有一個半小時,與其他動輒120分鐘、150分鐘的電影相比,它屬實是有些短了。在電影正片只剩下最後十五分鐘時,終於有觀眾忍不住看了眼腕上的手錶,懷疑導演能不能在僅剩的十幾分鐘裡,讓鮑爺順利把機密u盤運送到買家手裡。
當觀眾們的懷疑念頭剛剛揚起,整部電影的劇情急轉直下——原來從始至終,所謂的「金蘋果1號」都是一場騙局!沒有商業機密,沒有高額的懸賞,沒有升職的機會,更沒有買豬的大老闆。
一場商業騙局,讓他們三個人都成為了局中人,所有的一切都淪為了虛幻泡影。
導演像是嫌棄這記重拳還不夠,緊接著又借屠宰場屠夫之口,告訴主人公,豬肚子裡根本沒有任何東西。
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