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悠閒的大學時代海釣社團生活 > 第39章 尋舟記

第39章 尋舟記(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的速度趕超神明NBA:開局飲水機,殺到名人堂網遊:開局覺醒龍族血脈,我無敵了!育嬰寶典原神,二創幹翻提瓦特大陸我和總裁師妹一起幹翻系統盜墓小哥的兒子不讓他跟狗玩鬥羅之我千仞雪要做女帝鬥羅:武魂殿團寵路子野惹她幹嘛虛瀾最後的英雄無敵慕名尋來網遊:琉璃大炮有什麼錯?LOL:一手無框蜘蛛,帶飛周姐成為次十四有多難不屈人的破碎空間侯門毒後:重生後我報復了全家海上求生:我的幸運值爆表了網遊之絕世神劍公路求生,開局萬花筒血輪眼

暫且不論西方怎麼看待中國的歷史,但中國真的沒有海洋文化嗎?

透過一次次的考古,事實證明,中國古人不僅“習於海”,還創造出光輝燦爛了數千年的海洋文化和舟船文明。

這塊土地,也是世界海洋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在我國最早的一批文獻中,曾出現過許多與舟船相關的古老詞彙。

有那麼一個詞兒叫匏(pa(á)o),有時也叫瓠(hu(u)),它指的就是葫蘆。鮮為人知的是,它還是一種古老的渡河工具。

不知是誰第一個發現了,葫蘆內部的巨大空腔可使它漂浮於水面不會下沉,於是,富有創造力的古人就把多個葫蘆捆成一圈,綁在腰間,藉助它的浮力,人們就可游到河對岸。

《周易》中有“包荒馮河”的卜辭,說的就是抱著空心的葫蘆渡河;

《詩經》裡也有“中流失舟,一瓠千金”的描述——沒了舟船,葫蘆就變成救命稻草了。

仔細一琢磨,這不就是古代版的救生圈、救生衣麼?

第二個詞叫做桴(fu(u)),桴者,編竹木也,大曰筏,小曰桴,它指代的就是竹筏和木筏。

竹子與木頭都具有不錯的浮力,所以古人想到,如果把它們連線起來,變成一排,不就可以運載貨物與人畜了嗎?

孔子曾對弟子說,要“乘桴浮於海”,可見不僅河流,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古人同樣也不膽怯。

第三個詞更生僻了,叫“窾(kua(ǎ)n)木”,意思就是中間有洞或者被挖空的木頭。

說到這,很多人就明白了,它指的就是另外一種古老的舟船,獨木舟。

有意思的是,不知又是哪位國外學者斷言,中國的舟船誕生於木筏、竹筏,獨獨缺少獨木舟,因此我們只重視舟船的橫向結構,而忽視縱向設計,所以中國古船整體構造缺陷大,比較脆弱,不夠先進。

也許這位學者不懂漢語,所以也看不懂《淮南子》裡的“見窾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

不過不要緊,我們用事實說話,2002年,在杭州跨湖橋遺址—一個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一艘殘長5.6米的獨木舟及配套的船槳。

這與之前,世界公認的最早的荷蘭獨木舟(距今8300年),同屬同一時期。

嘿嘿,不好意思又打臉了!

我國古代不僅有獨木舟,還是最早使用獨木舟的地區之一。

正因為我們的舟船文化源遠流長,所以,到了唐宋時期,我國發展成為海洋文明的霸主。

但是竹筏也好,獨木舟也罷,雖然能解決在大部分河流中日常出行的問題,可無論其承載量,還是抗風險程度,都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對於遠洋航行,是完全無法勝任的。

於是,中國古人就開始嘗試建造更高、更大、更堅固的船,來滿足更多的運載與遠航需求。

也許是受木筏或者房屋建造的啟發,古人設想透過一塊塊的木板拼接,仿造獨木舟的形式,搭建起高大額樓船。

可是,與陸地上建造木屋不同,船是要下水的,木板無論如何拼接,都存在縫隙,哪怕一絲細微的縫隙都會造成滲漏,這樣搭建起來的舟船,抗風浪係數也會減弱。

所以,怎麼解決船的密封性問題,成為了關鍵。

而這個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曾困擾著世界各個民族。

比如,伊朗東部,曾有一個叫甘埋裡的古國,據史料記載,由於他們的船漏水嚴重,索性每支船隊都專門配備一隊人馬,這些人不幹別的,就專門負責日夜不停地朝外戽水;

日本也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不過似乎他們也沒找到好的解決方式,只是簡單粗暴

目錄
我為仙聖逃家俏奴預定新娘:騎士的養妻遊戲下九流之生寄死歸(耽美)錦繡良緣之繡娘王妃高冷總裁被寵哭,聽話,要剋制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