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戰遵化四(第1/2 頁)
騎射與長杆冷兵器,雙人互補組合,靈活機動,殺戮效率更高,也是草原遊牧民族,常用的真實狩獵方法。
一味的、單純的追逐騎射,太浪費馬力、體力和箭矢了。並且對騎手的技術技巧,還有人馬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
即使訓練有素的現代賽馬和賽馬運動員,在荒郊野地裡,都不一定能跑過靈活矯健的中大型野獸,更何況古代?
那些原本排在中後隊的明軍步兵,剛被大小威遠炮,打的混亂一片。
現在突然看到,從硝煙中縱馬馳騁而來的賤奴,大部分明軍步兵,扔下兵器轉頭就跑。
少數營伍的步卒,在小旗、總旗或者把總的命令下,把長槍尾鐏插入地面,槍頭45度角指向天空。
賤奴弓騎兵,根本不會傻呆呆的,往長槍尖銳的頭部上撞。而是從陣前橫向掠過,灑下一片箭雨,再尋找隙縫,大膽的穿插進去。
他們的目的是破壞軍陣,製造恐慌。所有賤奴根本不停留、不減速,想盡一切辦法,以高速度殺穿明軍大陣。
有時來不及射箭,他們就左手拎著弓,右手握持腰刀劈砍距離近的明軍。
配合默契的賤奴突擊騎兵,或是從弓騎兵射開的缺口,縱馬躍進,部分稀稀拉拉的明軍長槍陣,左右抽刺或者劈砸,馬蹄下面,不知所措的明軍步卒。
要麼就從軍陣隙縫經過時,把手中騎矛當成棍棒使用,挑掀掄劈,明軍手中的長槍,為身後的弓騎兵,創造射箭空檔或是踩踏衝撞的機會。
少而精的賤奴精銳騎兵,在龐大而死板的,明軍萬人步卒大陣中,像蟄人的馬蜂一樣,縱橫捭闔遊刃有餘。
薊遼總督劉策和薊鎮總兵張世顯,再次被家丁護送回後方大營。任憑几百個賤奴騎兵,在營寨外面,肆意屠戮明軍步卒。
趴伏在不遠處山巒的小衙內、賀人龍、杜老根等十幾人,像泥菩薩似的,一動不動的舉著千里鏡。
每個人的臉色都如同雪花一樣蒼白;大腦好像電腦中了病毒,已經完全混亂;胸口裡面好像塞了一塊冰疙瘩,感覺拔涼拔涼的。
與真實歷史一樣,丟失幾乎所有攻城車輛和火炮的明軍,趁著夜黑風高,開始收拾剩餘物資,準備連夜開溜。
曾經在薊遼總督劉策麾下,擔任山海關左部總兵官的王世欽將軍,帶著自己一百多個家丁,悄悄溜進他的軍帳內。
歷史還在重演。
被嚇破膽的明軍,不顧總兵張世顯的三令五申,舉著火把,推著糧車、牽著馱運帳篷等物資的毛驢騾子,一窩蜂的逃離這片鬼魅之地。
在高達12米的城頭上,觀望情況的賤奴頭子杜度,與真實歷史一樣,立刻派遣烏納格和察哈喇兩位悍將,帶領五百騎兵,一人雙馬追殺明軍。
負責斷後的明軍人員,在一兩百米外的大路上,藉助胡亂前後交錯擺放的,二十幾輛雞公車的掩護,朝尾隨而來的賤奴,射擊三眼銃、盞口銃、夾靶銃等老式火門槍。
射擊完,他們就把火繩還在燃燒的各種武器,隨便扔在地上。空氣中很快就瀰漫著,三眼銃等火門槍火繩燃燒時,產生的刺鼻味道。
大路兩邊,是上千年形成的墓葬墳地,還有老百姓種植或者野生的松樹、柏樹和榆樹。
雞公車旁邊,散放著明軍丟棄的各種物資和兵器。賤奴騎兵經過這裡時,不得不減慢速度。
“轟、轟……”,二十幾輛雞公車陸續發生爆炸。
裡面其實裝的是,重約五公斤的火藥桶,周邊用鵝卵石、細砂和泥土鋪滿壓實。最上層用幾小袋糧食蓋住,迷惑敵人。
雞公車的底部鑽有小洞,導火索從這裡垂下來。剛才斷後的明軍,假裝射擊,其實是點燃火藥桶的導火索。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