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牢籠志士,詔安!(第1/3 頁)
林如海帶著薛虹到了後堂敘話。
“自古以來,因義而聚者因義而散。以利而聚者,因利而散。這些商人哪怕再富,也成不了大的氣候。
相信對於老師而言,難辦的不是這些商賈之徒,而是站在他們後面的大人物。”
林如海目露喜色,點了點頭開口道:“嗯,你說的不錯。這些鹽商們在江南省明面上的靠山是金陵甄家,裡可背地裡的靠山,卻是連陛下也沒有辦法啊。
我曾起過勘察鹽引,清查賬冊,控制源頭的想法。
只是我這個想法一起,幾乎引動了整個江南官場的反噬,舉目皆敵啊。我有心將此間事情上表於陛下,但陛下也是無可奈何。”
可不是無可奈何嘛,因為這江南是他爹的錢袋子,也是老牌勳貴的錢袋子之一。
此前數年,隆慶帝初登大寶,手底下更是無人可用。哪怕明知道江南糜爛的局勢也無能為力。
林如海忽然話鋒一轉,眼底也有了些光彩:“不過,但也未到絕望之際。京裡傳來訊息。
前些日子,陛下連下三道聖旨,自山西、山東、天津衛、湖廣等地,抽調精銳總計十萬,重組京營。至於原本的京營,則打散至各地。
由於國庫空虛,陛下又下了第二道旨意,以身作則,三年之內,除重大節日祭祀外,不再舉辦宮廷宴會。
皇后娘娘,為了起到表率作用,將自己的俸祿減半,其餘後宮妃嬪俸祿減少三分之一。其餘美人、貴人等俸祿降低五分之一。
這最後一道旨意,便是徹查去歲江南科舉舞弊一案,同時為了安撫廣大學子,開恩科。”
薛虹也暗自點頭,如此看來,這隆慶帝倒也有明君之像,就是不知道這真是一位文帝降世,還是類似崇禎的無用功了。
薛虹思索片刻後,再次開口:“老師的意思是,陛下這第三道旨意,明著是調查科舉舞弊一案。實則是想借題發揮,對江南動手。
或者說,是在為老師處理鹽政一事做掩護?”
林如海苦笑著摸了摸鬍鬚:“鹽政一事,談何容易。稍有動作,可能就會萬劫不復啊!查,這要如何查起啊!”
薛虹瞳孔一動,自家老師說到底還是心存忌憚和顧慮啊。
這麼一想,薛虹就明白為何原著中林如海堂堂巡鹽御史,士林探花,死後卻無人問津,就連女兒黛玉也落了個無依無靠的地步。
按理來說,自家老師給隆慶帝辦事,死任上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偏偏在其去世後追封也沒有,蔭庇子女也沒有。就彷彿死的是一個毫不相干的人一樣。
如果林如海真是一心一意給隆慶帝辦事的,那絕對不可能是這個態度。
那就說明,自家老師很可能把事沒給人家隆慶帝辦好,或者說,他給人家辦砸了!
要不然隆慶帝就是再刻薄寡恩,也不可能不管林黛玉,那樣他這老大就算是幹到頭了,以後手底下兄弟誰肯給他賣命?
“老師,且容學生一言。自您成為巡鹽御史之時,便早已沒了退路。
於私,鹽商們對您虎視眈眈,稍不留神恐有性命之憂。
於公,鹽商侵吞稅款,導致國庫空虛,九邊不振,民不聊生。
更何況,倘若老師不能一心去為陛下剪除沉珂,恐禍及兒女子孫吶!”
林如海閉上雙眼,微微仰頭望天:“為師也不瞞你。
我已打算將你的師妹,託付于都中家岳母。其乃是榮國府賈家,倘若我出了意外,也可護玉兒周全。
你也不必擔心,為師既收下了你,自是希望你能繼承我的衣缽。
我會將所有人脈,典籍全部傳與你,然後便安排你進京,只是希望日後,你能看在為師的面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