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後座有人(第1/3 頁)
來道別的不只是萊茵貝奕,李秀英老人與玉蘭也放下了每天雷打不動的農活,齊齊聚在了大廳。
說來也怪,陸齡一行人在養老院休養的日子,粗略算算也不短,但和她們親近起來的就只有李秀英母女兩人。
玉蘭阿姨在聊天時並沒有提過自己的家人或後代,陸齡猜測或許她是獨身主義的一員,沒有後代與伴侶的牽絆反而能更自由。
李秀英老人也不是那種有著腐朽的落後觀念的老不朽。相反,年紀輕輕就來到大洋彼岸這個號稱自由平等的國度,作為亞裔想要養家餬口乃至更進一步,需要付出比其他人種多百倍的血汗與努力。
而且在生育之後,想要養育出玉蘭阿姨這樣自由不羈又能在大型跨國貨運公司以少數族裔身份坐上高管席位的女兒,李秀英所付出的心血與教育資源都是數不勝數的。
環顧四周,這處坐落於首都近郊的養老院、配置著專業的醫療裝置與團隊,還建有活動室健身房和游泳池。粗略算算,末世前每個月的住宿費與押金也不是普通上班族眼都不眨就能掏出來的數目。
奮鬥多年,遇過的人事物不計其數。即使是突遇喪屍末世這種萬年難遇的天災人禍,母女倆只要在一起,也能堅強地彼此扶持,繼續活下去。李秀英老人在種菜併為養老院提供新鮮蔬菜上找到了接下來的奮鬥目標,而玉蘭則是幫母親打理農田和與其他家屬一起組隊去城裡收集物資穿插著來,生活雖然不像以前在公司裡奮力向上爬、與人相處來得刺激,但對於田園生活的嚮往與喜愛許是刻在了每個國人的骨子裡,現在這種母親澆水來她鋤草的生活玉蘭倒也自在。
只是突然出現在養老院的陸齡給田園生活多了一絲不同的色彩。
她們一隊小年輕剛出現的時候都帶著傷,結果沒兩天就都好得差不多了,而且還喜歡到農田裡來幫忙,一個個的有用不完的牛勁兒。當然飯也吃很多就是了。
陸齡的家裡女性長輩居多,從小和姥姥媽媽姐姐撒嬌慣了的女生和長輩們相處自有自己的一套路子。與家人分別這麼久,為了不讓隊裡的朋友們跟著一起傷心,女生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將自己的思念與不安壓在心底,而李秀英母女二人身上獨有的屬於女性的慈愛與包容讓陸齡久違地在異國感受到了來自母系的關愛與放鬆。
這幾天每次去農田裡,陸齡勁頭十足的同時,又像是回到了兒時暑假和姥姥一起在院子裡侍弄作物的日子,每天都高興極了。
此刻母女二人一邊一個拉著陸齡的手,依依惜別。
玉蘭沒經過燙染的黑髮披在身體兩側,隨著她的動作而輕輕晃動,隱隱傳來洗髮水的香氣。
“小陸,我跟你說的都記好了吧?路上一定要小心知道嗎?”
玉蘭想囑咐的話已經被母親說了個乾淨,苦笑著在旁邊當了半天柱子才好不容易插進一句話去。
李秀英拉著陸齡的手,嗔怪地一瞥女兒:“你那些什麼地圖啊操作細則的東西,這些天都說多少遍了,我一個老婆子都要倒背如流了,你也不嫌囉嗦。”
李秀英的身子在近些日子越發硬朗,以前在家裡一直都是順著母親意思的玉蘭一聽這話,也敢反駁了:“那多聽幾遍又沒壞處,記得越牢,到時候出發就越順利。小陸,一定記住了,到時候一路順風。”
李秀英也不知從哪兒泛上來些許鄉愁:“唉,要我說,我要是再年輕幾歲,指不定就和你們一起回去看看。我上次回去啊,還是送我爸的骨灰回鄉呢。”
老太太眯著眼想了想,一拍腿:“哎喲,得二十年以前了吧,也不知道現在鄉里變了多少。”
陸齡緊緊拉著二人的手,依依不捨道:“這些年國內發展可快了…”
後言被她嚥了回去,她哪兒捨得讓老太太和她們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