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膽小如鼠(第1/3 頁)
東京皇宮大殿之上,宋欽宗召見了金使王汭,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宋欽宗微微睜開眼眶,望著金人雙手扶了扶龍椅,不緊不慢,吱吱唔唔的問道:“完顏宗望,派你前來,有何話要說?”頓時顯得誠惶誠恐。
王汭環顧四周,頓時上前作輯,馬上昂首挺胸道:“宋朝皇帝陛下,我完顏宗望大將軍希望您派人到我大營前去談議和之事,不知意下如何?”
宋欽宗慢慢睜大雙眼,趕忙坐起身來,頓時騰起,嘆道:“果真如此!那,那就照辦,啊照辦。”說話間,喜上眉梢之際,馬上點了點頭。
李綱嘆了口氣,瞪了一眼王汭,捋了捋鬍鬚忙道:“議和乃是詭計多端,大膽金賊焉敢如此造次,乃是有恃無恐。見我皇上,為何不跪拜!”王汭頓時心中一怔,但依然不跪,只是站著。
張邦昌驚道:“陛下,為何要議和,我大宋已經三戰破敵膽。”姚平仲搖搖頭不緊不慢道:“陛下焉能如此,微臣糊塗了。”
宇文虛中道:“大國使節自來彬彬有禮,唯有小國使節,才粗俗不堪,不懂禮數。”王汭面帶慚色,可依然趾高氣昂,目不轉睛看向宇文虛中,心生敬意。
李邦彥眯眼忙道:“陛下,議和乃是長久大計,不必大動干戈,乃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未為不可,幾位將軍何必如此固執,非要你死我活的廝殺不成?”
金使王汭強硬道:“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我大金國天下無敵,你們宋朝還是不要對抗了。我大金國感念中原黎民百姓疾苦,故而想罷兵言和,你們宋朝要知進退,議和乃當務之急,你們可明白?”
宋欽宗道:“議和最好,你們只要退兵,有事好商量。”
金使王汭聽了這話,心裡樂個不住,尋思,我以為宋朝新皇帝是什麼貨色,居然比趙佶還膽小怕事,這便好極了,頓時昂首挺胸,威風凜凜之際,笑道:“如今東京城勢單力薄,我大金國兵強馬壯,大軍早已從幽州城開拔,不日就抵達東京城下。不為別的,只因我大金國看的中原百姓如此民風淳樸,勤勞善良,實在不忍心看到他們遭受戰苦。你們宋朝恐怕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故而議和對雙方都有好處。”宋欽宗點了點頭,眉開眼笑開來。
宇文虛中心中苦笑,以為皇上會力挽狂瀾,沒想到還是太上皇看錯了人,皇上居然膽小如鼠。
李邦彥見金人是漢人,便陪笑道:“敢問先生,何方人士?”王汭道:“我乃幽州城人氏,是中原人,世居幽州城。你們宋朝不是有個燕山府麼?”說話間哈哈大笑開來。宋朝群臣面如土色。
正在此時,有人走了進來,眾人看去,是种師道。王汭素聞種家軍的威名,頓時驚慌失措,不再發笑。
李綱大喝道:“你這廝,如何不跪拜我皇上?”种師道看向這廝,王汭見种師道目光如炬,只好跪拜見禮。
宋欽宗見雙方劍拔弩張,就怕激怒金人,便笑了笑,大手一揮道:“不必如此,金使快快請起。老種將軍,他見了你老人家,才向朕跪拜。”种師道誠惶誠恐,起身跪拜於地,就怕宋欽宗說自己有冒犯之意。
宋欽宗示意朱拱之近前扶起,依然笑道:“老將軍不必如此,朕登基大寶不久,這金人不懂禮數,朕不怪他。他能知道老將軍的威名,可見老將軍威名素著,乃國家之福,也是朕的福氣。朕又怎能責怪老將軍呢?世人定會說朕慧眼識珠,知人善任,這豈不是讓朕更有面子。老將軍快快請起。”
此言一出,王汭愣了愣,沒想到宋欽宗很會說話,收服大臣的帝王心術很有一套,頓時頗為佩服。可轉念一想,此人為何膽小怕事,不敢與我大金國拼死一搏,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便嘆了口氣,瞪了一眼种師道。
張邦昌見狀,笑道:“皇上果然名不虛傳,慧眼識珠,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