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民政改革的轉折(二)(第1/2 頁)
依李波的理解,這次民政局出現這麼大的紕漏,怎麼說也要被訓的跟個孫子似的,可許亞軍回來時的表情,似乎並沒有那麼嚴重。
就在李波胡思亂想的時候,葉志偉的電話突然打了過來。
“葉哥,你今天怎麼有空打我電話啊?”
不待葉志偉講話,李波就率先問道。
“還不是因為你們民政局又搞事情嘛,胡縣長讓我通知你,和縣裡的政策研究室好好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對策。”
“葉哥,曾書記和胡縣長那邊是怎麼想的啊?”
“我瞭解到的情況是,這次民政局做錯的事較多,惹的兩位領導很不滿意。但是,現在兩位領導想到了解決措施,意思是讓你們針對一系列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可是,我們該如何提出解決對策啊?”
葉志偉想了想說道:“就你們民政局的分工而言,可分為社會救助和社會事務兩個方面,你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出發呢!”
“葉哥,如果按照我現在的理解,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應該從深化民政領域“放管服”改革方面著手。持續推進民政行政審批事項全面精簡最佳化,深化民政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廣“愉快辦”政務服務平臺,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逐步實現線上線下一套服務標準,一個辦理平臺。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跨部門聯合執法,加強對養老、社會救助、殯葬、社會組織等重點領域的執法監管,持續推進“網際網路+監管”的深入實施。截至目前,臨湖縣共辦理行政審批事項46件,其中,備案養老機構14家,社會組織成立、變更、登出登記9件,社會組織年檢23件。
其次,從深化社會救助改革方面著手。持續深化“黨建+社會救助”改革,繼續打造“黨建+社會救助”工作品牌,從困難群眾實際需求和現實困難入手,依託“黨建+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以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代辦幫辦”服務便民利民模式,堅持動態調標、擴圍提質,確保“應保盡保、應養盡養”,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截至目前,已脫貧低保兜底1443戶3570人,特困兜底320人;保障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突發困難戶納入低保兜底610戶1738人,實施臨時救助76人次3155萬元。
與此同時,在深化公建民營改革方面。落實好公建民營各項政策措施,在確保特困供養老人集中供養公益屬性不變的前提下,實現24個鄉鎮敬老院和縣社會福利院“公建民營”改革工作,“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引入2500餘萬元社會資本提檔升級養老設施,全縣公辦民營機構床位增至200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300張,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完善、安全的服務。
然後,從深化婚俗改革方面入手。以全市婚俗試點改革為契機,透過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倡導簡約適度婚俗禮儀、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傳承良好家風家教,成功舉辦臨湖縣第二屆集體婚禮,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治理天價彩禮等婚嫁陋習,切實為群眾減負,讓新的婚俗新風尚走進千家萬戶。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婚姻家庭活動5場次,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30人次,辦理跨省、跨區通辦婚姻登記9對、舉辦50對新人“一誓一約”簡約頒證儀式、糾紛調解20對。
最後,從深化議事協商賦能治理改革方面入手。堅持黨建引領,聚焦民意收集、議事會運作、協商公開、居民自治等關鍵環節,依託 “三事分流”工作機制,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推廣“渝快社群”平臺建設,全面推廣“幸福連心橋”村級議事協商品牌。截至目前,已辦理大事519件,小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