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夢迴童年(第1/3 頁)
五年後,對於外界一直不清不楚的黃燕芬又過了一天。
她不知道門外面的世界,每天都過得很安靜,每天都是重複著昨天的故事,可又充滿了變化。
這五年,小魚村也發生了不少變化,有的不再那麼努力耕種土地了,因為改革開放允許部分人先富起來,允許離開鐵飯碗下海創業了。這裡面的吸引力正在悄悄的主宰著釋放了慾望的農民們,讓他們慢慢遠離辛苦勞作的土地,在資本的操作下慢慢逃離農業經濟。
此時的黃燕芬不清楚臥室裡為什麼有個縫紉機,但已沾滿了灰塵和生鏽。他不知道家裡那燒柴火的灶臺似乎冷冰冰的,許久沒用了。他不知道,門口為什麼堆積了那麼多木質的人力板車。
黃燕芬去幼兒園的地方是一處很大的祠堂改建的,裡面除了昏暗還是昏暗,大概是電燈還是個稀罕物吧,蠟燭依然是這個遠離現代科技不可缺少和不能消失的。
黃燕芬沒有記住幼兒園老師長什麼樣子,只記得回家的路總要穿過一條很長又長滿青苔的巷子,巷口有一棵很大的番石榴樹,樹下總會看見一個瘋子在對著空氣大聲的說話,沒有人敢去接近他,都遠遠的避開了。
這天,黃燕芬揹著小書包走在回家的泥土路上,看到了沒有刷油漆的鐵製的雙槓,手一摸金屬的質感又硬又冰涼,可又覺得很好玩,可人小,爬不上去。可是等使出力氣爬到時,又從高處摔了下來。一條腿受傷了。
正無助的哭泣時,住在對面的屋裡走出一婦人出來看情況,言語滿是真誠的關心:“這誰家的孩子,為什麼在這哭?”
黃燕芬只是知道腳疼,也不知哪兒要治治?
婦人問為什麼哭?
黃燕芬答不出來,只是腳疼的走不動了。
婦人看情況不妙,又叫了幾人來,看誰知道他的父母在哪?幫一幫這小孩。黃燕芬是走不動了,等第二天醒來時,腳上已被醫生包紮了很多白布,只能躺著了。
黃燕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走不動,只是很多人都來看他了,還帶了水果零食。外婆也來了,只是黃燕芬還沒來得及細看,外婆又走了。過了一年半載,外婆就病逝了。
這日中午,梁生羽和王小姐在屋外窗下的竹林邊遇見了。
梁生羽現在也是當奶奶和外婆了,幾個大的子女都各自成家了,她也少了許多養兒育女的壓力,只是問:“你孩子是怎麼摔的?你沒看好嗎?”
“沒人看見他是怎麼摔的?只是坐在雙槓下面哭。”
“當時就他一個人在玩嗎?”
“好像是。”
“醫生說什麼了?”
“醫生說骨折,得歇一個月,不能去幼兒園。”
“我這有點錢,拿去買點豬筒骨熬熬。”說後把錢塞在王小姐手裡,轉身走了。王看著婆婆遠去,不得不感嘆,她能生育七個孩子,這年輕時得承受多少壓力啊。她丈夫也早就入土為安了,可她還是那麼輕健。
王看著手裡的錢,是五十塊錢,可以是1990年工人一個星期的工資。這次醫藥費確實也需要不少錢。
因為種地不賺錢,她老公也改行賣建築材料了。
王回到屋裡後,翻看著日曆,離春節就剩十幾天了。一想到春節,要花錢的地方就更多了,做粿品,拜神,祭祖,送禮,走親戚,給壓歲錢....
這時鄰居潘玉蘭高興的進來了:“聽說你們買了個四四方方的彩色電視機了,是什麼牌子的?多少錢?”
王也是覺得電視是個好東西,比聽什麼收音機有趣多了:“你們沒有嗎?
黃燕芳顫顫的走來,拿著遙控器遞過來,她已經3歲了。王決定有兩個孩子就行,計劃生育也不提倡多子多福了。這小女兒似乎更聰明一些,不知道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