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人才引進(第1/2 頁)
此前上面出臺政策,關於由外地人才引進,促進企業的發展。
很多企業都去外地高校進行招聘,像某外國語高校每年到了6月就開始有同學在網上進行海投,雖然最後會屈服於現實不過掙扎一下或許會更好呢?
在政策和其他條件的情況下,每年都可以招到一定數量的人才,他們有著過人之處也有著一些低調的感觸。
楊涵和蘇宇航一起去了餘杭高校那裡有著一個很神秘的故事。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建立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曆史中最輝煌的時期。
浙江工業大學,簡稱浙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首批省屬重點大學 ,國家“2011計劃”首批14所牽頭高校,首批“卓越計劃”入選高校,亞洲規劃院校聯盟(apsa)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協議,浙江工業大學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學校牽頭的“長三角綠色製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坐落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浙江理工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其實業救國、教育救國而創辦的浙江蠶學館,是創辦較早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截至2019年3月15日,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魯迅文學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近五年獲得省部級獎勵160餘項。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杭電,是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的5所高校之一。截止2019年5月,學校在眾多領域參與並完成了一系列國家“六五”至“十五”計劃重點攻關、“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863”、國際科技合作、武器裝備預先研究等高科技攻關和國家、省部基金科研專案,年度科研經費逾億元。一批優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和國家發明獎、國家教學成果獎等獎勵。2006 年-2014年,學校連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項、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浙江工商大學是教育部、商務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點大學。前身是建立於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是浙江省新式商業教育之先驅,近代中國最早培養商業專門人才的搖籃。2009年至2013年,學校各類縱向科研專案227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56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182項,年均研經費在18億以上。2009年至2013年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23項。發表被sci、ssci、a&hci收錄論文850篇,其中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國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
蘇宇航和楊涵都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0級畢業的,在校期間他們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老師都誇讚他們雖然平時高冷但是這成績確實值得。
平時在校期間他們的表現分各科老師基本都打滿分的,上課下課隨他們控制 前提是校長不知道。
今天,外面豔陽高照,他們再次來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