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巾幗英雄(十八)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第1/3 頁)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說古代的盛世了,古代文獻中記載的盛世與我們現代人理解的盛世有很大的出入。我們現代人想象中的盛世應該是宇內承平,百姓富足安康,但在古代只要不是重大災害時餓死人就算是盛世了。”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旱澇,蝗災等自然災害中餓死人,不影響盛世(治世)的評價標準。”
“封建時代的百姓基本是靠天吃飯,對天災的應對方法十分有限。加上交通落後,資訊傳遞滯後不透明,朝廷賑災緩慢,若遇上地方官是個貪官,隱瞞災情亦或是貪截賑災款,那就更是雪上加霜。”
“舉一個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就是被番薯、馬鈴薯和玉米等高產作物撐起來的‘康乾盛世’。在這個所謂的康乾盛世,餓死人可不是什麼稀奇事。康乾盛世中遇到旱災、水災,一樣是餓殍盈道,立人市鬻子女,易子而食。”
天幕下也不知道被舉例的康熙、乾隆更不爽,還是位於父親和兒子之間門卻被忽略的雍正更不爽。
“我們現代社會無論面對何等災難,國家救援都能在幾個小時內到達災區。比如汶川地震中,因地震道路損毀無法通行,資訊無法傳遞,子弟兵甚至不顧危險,不懼餘震,揹著裝置直接盲跳,將災區的情況第一時間門傳遞出來,以便精準救援。”
許是嫌棄口頭講述缺乏證據,阿宋在右下角拉出了一個小影片。只見晃動的鏡頭下,穿著制服帶著包的年輕人們從天空中一躍而下。
天幕下的百姓驚呼起來,不明白這些人怎麼出現在天上,又如何從天上跳到地下。
“這是天兵,一定是天兵!”有人忍不住讚歎道,“後世的人真幸福,有天兵保護他們。”
“國家的救援快,民間門的救援同樣快。我們講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個地方發生了自然災害,其他地方就會立即捐錢捐物,不提國家運送的救援物資,民間門的救援物資和救援隊,也基本能在三天內到達災區。”
即便遇到災荒,也沒有人會餓死,那豈非是仙界啊!天幕下的百姓更加篤定那些水裡來火裡去的戰士是天兵了。哪怕有少數理智的人解釋主播和那些人都是後世的普通人,百姓們也不願意相信。
在百姓眼中,可以出現在天幕中的主播就不是普通人,何況那些能夠上天入地救人的天兵。
“猶記得疫情之初,重災區因缺乏醫療力量,國家一週之類增建方艙醫院,各省醫護人員齊齊趕赴災區,民間門志願者不捨晝夜運送物資。要知道那會兒病毒致死率還是比較高的,去重災區是有性命危險的,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衝入了災區。”
小螢幕的影片隨之變化:一列列白衣人包裹著口鼻提著箱子揹著包走上一輛輛大車;夜色下,掛著某某支援紅帶子的貨車隊伍呼嘯而過;穿著帶志願者字樣紅色背心的人在維護秩序,搬運物資……
“疫情,是瘟疫嗎?那些穿白衣服的人是後世的大夫?”天幕下百姓嘖嘖稱奇,而古代的醫者們則饒有興趣。
沒想到在後世,醫者竟這般有組織有紀律,宛如軍隊一般。在他們的世界,不是沒有醫者仁心的大夫願意去疫區救治百姓,但如後世人這般大夫成群結隊不顧生死趕赴疫區,卻不曾見過。
亦有些聰慧的醫者,留意到了後世醫者的口罩等護具,猜測這些是否與防疫有關。
“在現代依舊會有人因地震、洪水這些自然災害和疾病等原因喪失生命,但卻沒有人會因為自然災害喪失家園後被餓死。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現代人若不讀史,根本無法相信遇到自然災害就會餓死人,甚至易子而食的社會竟然也能夠被稱之為盛世。”
“康乾盛世如此,在他之前那些治世或盛世,與之或相等亦或是略好,但不管多好,餓死人在古代始終是一件很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