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公主之殤(第1/3 頁)
漢文帝劉恆覺著自己有些明白這個未來的曾孫子與自己的差別了。
或許正如天幕所言, 這個曾孫的性格和他相似,但太子幼年時,母親尚未色衰愛弛, 又是皇帝期盼多年才得的兒子,加上有那麼厲害的舅舅和表兄,地位穩固, 想來是千嬌百寵,很是順遂。
這份嬌寵,造就了衛太子對皇父沒有底線的信任。
漢文帝不同,身為高祖皇帝的子嗣,他既不似惠帝是正宮嫡出,也不似劉如意那般得皇父之愛, 甚至為之起了廢立太子的心思。早年的漢文帝與母親薄太后過得並不好, 既怕得罪呂后母子,又怕礙著了戚夫人母子的眼。
後來更是為了退出長安這個權利的漩渦,早早請求就藩。登上皇位,可以說完全是撿漏了。當然即便是撿漏那也是需要實力的,海昏侯劉賀不也撿漏了, 可他最後卻成了海昏侯,並沒能如漢文帝一樣坐穩皇位。
衛太子幼年太順,又不似衛子夫姐弟少年吃過苦,故此承繼了衛家人的良善和外柔內剛, 卻沒有學會母親和舅舅的謹慎及察言觀色的能力。孫子劉徹又是那般薄情寡義的人——
是的,就是薄情寡義!
天幕對老劉家的評價,漢文帝面上如何不提,心裡還是很認同的。父親劉邦對原配呂后寡情,對他們母子也沒有多少情誼, 甚至對晚年寵愛的戚夫人母子有多少真心也很難說。至於漢文帝自己,更是給歷史留下了一個原配及其所出嫡子的死亡之謎。
到了文帝的兒子景帝廢立太子同樣沒有一絲情面可言,可以為了政治目的立長子劉榮,也可以覺得幼子劉徹更適合為君,而毫不留情面的廢劉榮改立劉徹,甚至隱為逼死廢太子劉榮的主使者。
這些成熟的君主宣傳以孝治國,但內心對孝卻有另一番定義。他們希望兒子可以事事順從自己的心意,但自己心裡卻不願意事事順從皇父。
“那麼我們再說衛子夫的第二部分——子嗣。在古代子嗣對於后妃是非常重要的,衛子夫能從謳者順利成為大漢皇后,很大原因就是她生了皇長子。衛子夫的一生有三女一子,衛長公主因為長女,早年頗得皇帝寵愛。”
“現代人常以公主來稱呼備受父母寵愛的女孩子,公主做為皇帝的女兒聽起來應該是金尊玉貴的。但實際上,歷史上的大部分公主,命運都非常悲慘。在父權社會中,即便是身份尊貴的公主也很少有人將她們當做獨立的人來看。”
“在帝國衰落時,她們是父權用來掩蓋國家虛弱,以和親之名美化花錢買平安真相的禮物。甚至能夠作為禮物都算是件好事了,比如靖康之亂中,趙宋帝姬的遭遇我們都知道,哪怕是聽一聽都可以讓人恨不得一死了之的程度。”
“元朝,權臣燕鐵木兒娶先皇皇后為夫人,又納了四十多個公主和宗女為妾。又比如明朝,明朝皇室流行低娶低嫁,但低娶的后妃也多是透過海選,大多才貌雙全品德出眾的女子。明朝的皇后多出身小地主階級,然相較於皇帝各有各的荒唐,這些皇后大多很賢德。”
“可低嫁的公主就不一樣了!如皇后的選拔標準是才貌雙全,品德出眾一樣。最初選駙馬也是有要求的,就是英俊善良。但在實際操作中英俊與否,善良與否只是內侍的一句話,最典型例子就是嘉靖皇帝的永淳公主。”
“這位永淳公主在當時竟然還算是比較得寵的公主了,等到了婚配年齡後在太監女官的極力推薦下定下了駙馬。駙馬人選定下沒多久,這位準駙馬就被告發世代患有惡疾,而且母親改嫁為人妾室。”
“於是這門婚事取消了,取消的原因不是準駙馬家世代患有惡疾,而是皇帝覺得公主嫁給小妾之子丟臉。悔親後,皇帝要面子不願意改婚期,下令海選女婿。下面很快舉薦上來一個‘高大俊朗’的新駙馬,皇帝召見一看竟是奇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