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財神的覺醒(第1/2 頁)
乍然聽聞這則訊息。
梅槐心裡是一點都不意外。
憑婁懷麟那樣的出身和遭遇,放不下,從哪裡跌倒便從哪裡爬起來,是他唯一的選擇!而且婁家的根基都在大西北,他打算重拾家族抱負,也根本沒有別的路可走。
婁懷麟想要弄清楚父兄的死因,那就得回到事故地大西北,建功立業,重振當年婁家軍的威名,然後再一點一點挖出當時的真相,有仇的報仇,有怨的報怨。
屆時,他將會發現他們之間在還沒有認識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羈絆與牽扯。
梅槐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便難受得白了臉。
她一臉牽強的問楚茹,“那士兵們出征西北,糧草和後勤都是否充足可靠?我聽聞古時……我聽聞,馬車和驢車的運輸效率十分低下,因此糧草的運輸時間都比較長。打持久戰時,糧草等後勤運輸一般都要花費上數個月才有可能運至前線。由於天氣自然損耗、行兵損耗、土匪打劫等種種因素,導致草的運輸效率也時常跟不上糧草的消耗速度,跟不上軍隊突然增兵的速度,最終能夠送達前線的糧食可以說少之又少,起送的時候十斤糧食,恐最後只能剩一斤抵達士兵的口中。”
楚茹長居深宮。
對這些戰場上的事情不太清楚。
櫻姿卻是世代武將家庭出身,她看著梅槐目色蒼白,以為她是在擔心婁懷麟出征的事情。
主動站出來告訴梅槐,她自己所知道的東西說,“糧草運輸供給之難自古有之,軍隊行兵打仗時,最開始用於運輸糧草的工具都是驢車和馬車等,甚至還有憑藉人力用肩膀將糧草挑到前線,大楚採用的是前者,雖然運輸效率低下,損耗也很大,但是最後能送達的糧食最低也不會低於原來的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
相較於十分之一,是很不錯的佔比了。
梅槐點頭,她趁著有懂的人在眼前,又問了櫻姿糧草從哪裡來的事情。
大楚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海內虛空是明睜眼的事情,除了江南幾省佔據天時地利的自然環境資源,還勉強保持著富碩的家底,其餘諸省,尤其是邊疆苦寒瘴氣之地,根本入不敷出。
百姓自己的日子都要過不下去了,又何談支援戰士們糧草一說?
時代的一粒沙。
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糧草來源途徑這一塊櫻姿也不是很懂,只知以往的戰事都是國庫撥錢,管理糧草和負責救濟災民和貧困人口的“五行郎中”自主跨區域購買。
中華大地上,自古便有“兩淮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富”的說法,只要國家有錢便可以以財力為依託,向產糧產區購買,以供給自己部隊所需。
聽了櫻姿講解之後,不說梅槐,就是楚茹的臉色都不好看了。
兩淮湖廣這兩年收成怎麼樣,她不知道。但是小皇帝的國庫早已比臉還乾淨。
錢從哪裡來,糧食從哪裡來,這問題大了去了……
“我去,大楚要亡啊!”
楚茹憂心忡忡的思忖著。
另一邊在操心“打仗糧草”這件事的,除了愁得睡不著覺的朝堂大員,還有聞風嗅到錢味的金陵小財神婁懷風。
他也是第一時間收到了來自長安的即將開戰訊息。
猛然覺醒的婁二公子,當即派人去盤了他們家糧鋪的庫存,以及火速命令糧道這一塊所有的手下人出去收糧食,“只要還能收到糧食,多出預算成本一倍半的錢,也給我買回來!不管質量孬好,先買回來再說!”
小爺就是要屯糧!
就是要發這戰爭財!
“是!少爺!”
掌櫃和家僕們魚貫退出,來來往往,不時的出入婁府向這位二公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