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安史之亂終結(第1/2 頁)
武周時期
李隆基時年八歲,此時他的臉龐上還略顯稚嫩和天真。
自武后得知他顛覆了半個盛唐後,便把他放在了身邊。
可年幼的李隆基心裡也清楚,他此時的處境並不算安穩,尤其是他的祖母已經知曉了他的未來。
武則天則皺眉沉思,李隆基老年昏聵,她看李亨昏招也頗多。
唉,先這樣吧 ,朕等林姑娘將安史之亂講完再處置吧!
……
螢幕裡的直播還在繼續
林可:\"一切彷彿又重來,史思明如當年安史之亂爆發的安祿山,親率十萬大軍從范陽出發,一路南下,劍指洛陽。\"
洛陽:尼瑪又是我!!!
\"從記載中得知,自安祿山起兵到現在的史思明起兵,已經過去了五年,最難熬的並非所世家貴族,而是深受苦難的百姓。\"
\"中間的大唐並不是沒有機會能終結叛亂,可朝廷總會昏招頻出,致使大唐錯失大好時機。\"
\"唉,訊息傳到了京師,李亨氣炸了,這怎麼還沒完沒了的。\"
\"他將平叛的任務交給了李光弼,他迅速作出判斷,東都洛陽守不住了,乾脆全軍退守河陽。\"
\"他決策並沒有錯,就是苦了洛陽百姓,又得顛沛流離。\"
\"李光弼在河陽擋住了史思明的大軍,這一守,又是一年。\"
\"論理來說,皇帝要麼懂點兵法指揮下,要麼就像朱見深一樣把大權都交給前線將領,彈劾的奏摺一概不理。\"
\"你個什麼也不懂的,瞎指揮不是,幹什麼還嚯嚯能上戰場並且打的不錯的將軍啊???\"
大明朱八八: 還得看咱老朱家子孫!
大唐李二鳳 (生氣鬱悶中): ……
大唐程咬金: 他不會要整啥么蛾子吧!
……
\"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上奏皇帝李亨大罵李光弼怯戰。這一點李亨也表示贊同,他早就不滿李光弼守城不出,光光這樣就能平叛嗎?\"
\"李亨就下了個命令:你李光弼給我出門去迎敵。\"
\"還記得哥舒翰被逼迫出戰結果大敗嗎?\"
\"潼關就是這樣給丟的,大唐也失去了第一次平定安史之亂的機會,而這一次結果同樣如此。\"
\"史思明攻下河陽後繼續西進,派出親兒子史朝義進攻陝州。\"
\"陝州守將拼死抵抗,叛軍久攻不下,對於兒子史朝義的表現,史思明表示了不滿,甚至揚言要將史朝義按軍法處置。\"
大明某農家子弟:好傢伙,這是親兒子啊!
\"史思明一定沒有仔細讀過大唐歷史,在大唐當老闆最重要的是什麼呀?那就是一定得小心自己兒子。\"
大唐李二鳳: ……
所有大唐皇帝: ……
大明某農家子弟:哎呀媽,話說早了!
……
\"史朝義不想被他爹殺死,索性直接發動了兵變 幹掉了史思明,當了叛軍頭子,這真的是[父慈子孝]。\"
\"巧合的是,史思明僅僅被殺幾個月後,唐肅宗李亨和太上皇李隆基只相差10天就相繼離世,唐代宗李豫上位。\"
\"至此,敵我雙方的初代領導者都死了,可安史之亂並沒有結束,這仗還得繼續打。\"
\"而平叛安史之亂的大旗也從李光弼轉移到了郭子儀曾經的麾下另一員大將僕固懷恩的身上。\"
\"僕固懷恩是藩將,鐵勒族人,很早就跟隨了郭子儀,早前香積寺之戰就是由他率領回紇士兵的。\"
\"並且當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