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蘇轍:這地就得棄!(第1/3 頁)
林可繼續說道:
“熙和路的軍權和財權都歸於一人身上,在制度上有著嚴重缺乏監督的問題,雖然說責任在宋神宗身上,但更多的還是在李憲身上。”
”若非他依仗君權,做出那些有害於民生的事,也不會遭到劉摯的針對,當然了那群言官也不一定就是清白的。”
“果然在不久之後,李憲也喜提閒雲野鶴的生活,而繼任他位置的便是老將劉昌祚。這位不同於李憲,他親近於舊黨,這次的調任也有元佑大臣在裡頭要他解決李憲在熙和路的殘留問題。”
“他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當初要打仗,自然要用你,所以才給那麼多的軍權,現在不打仗了,自然也就不需要這些人,所以就得削權。”
大明某世家子弟:好傢伙,卸磨殺驢是被你們玩明白了!
大唐某種田老漢:利用的明明白白的!
大明某紈絝:他們不會覺得以後就不會打仗了吧!?
……
“而這一點也得到了李憲麾下機宜文字,穆衍的支援\"
\"他這個人是進士出身,但是在地方做官時極有才能,後來跟隨韓絳,種諤拓邊西北。”
”衝動暴脾氣的種諤在五路伐夏兵敗以後曾經想要強行重建軍隊繼續攻打,得虧穆衍勸說才平息了他激動的心。”
“跟隨李憲後,穆衍也支援他拓邊西北的政策,但在熙和路的財權上面,他希望朝廷能夠剝奪其職權,也許穆衍早就已經察覺到了熙和路財政上面的漏洞。”
“有了他的配合,劉昌祚很順利的就將熙和路的財權轉到陝西路那邊,而現在擔任陝西路領導的就是之前追隨李憲的文臣孫路。”
“他和穆衍一樣,都十分清楚熙和路的情況,經過調整,將原本熙和路每年花費三百六十八萬三千貫削減為一百八十九萬七千貫。”
大唐某從商小娘子:天吶,都不敢相信我要是能花這麼多錢該是多麼開朗的小女孩!
大明某世家子弟:縮減了將近一半,是不是也說明那一半本就是不需要的花費!?
宋哲宗(吐血):!!!
“但孫路並不親近舊黨,所以他並不贊同言官指責熙和路只會虧錢的評價,不過他仍然願意配合穆衍來縮減財政開支,可誰都沒有預料到他們兩人的合作將會為後來保住熙和路而埋下了伏筆。”
“只是元佑大臣交給劉昌祚的任務遠不止於此。很快,他又開始了行動,罷免了熙和路的弓箭手營田蕃部司。”
“這部分和李憲打勝仗也有關係,他本身就擅長安撫蕃人,只不過朝廷現在用不到這些人了,也不想白花錢養著這群人,所以自然棄。”
“短短數月間,不光李憲依賴於招募蕃兵的機構解散,他辛苦數十年的基業也被朝廷毀個乾淨。”
“這擱誰誰過得去啊,李憲非常傷心,正當壯年的他打算退休了,但被朝廷拒絕,舉薦他到洛陽居住,儘管他已經退讓但劉摯仍不肯放過他。”
“他說李憲這種奸臣,應該去流放,而不是去洛陽這種便利的地方,幸虧高太后對李憲不感興趣,否定了劉摯的意見。”
大明某世家子弟:劉摯,他沒事吧!!?
大唐某紈絝:很納悶朝廷就不怕打仗啦!?
大明某官員:劉摯是把和做對的都彈劾了遍吧!
……
“作為元佑朝的工具人,劉昌祚接連幹了不怎麼樣的的騷操作後,在熙和路的人際關係已經趨近於邊緣了。”
”於是乎當了不到兩個月的邊帥,他就頂著熙和路將官的敵意下匆匆調往涇源路。”
“但萬萬沒想到,繼任這個位置的仍然是親近元佑大臣的劉舜卿。”
“而這些領導之間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