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封德彝(第1/2 頁)
大唐天寶六年
馬嵬坡兵變!貴妃香消玉殞!
李隆基渾身顫抖,玉環最終的結局還是香消玉殞嗎?
是朕錯,不該為著玉環縱著楊家起勢,任用奸人,任由自己的慾望矇蔽自己,連累諸多百姓,文臣武將,致使玉環落得如此下場。
所幸,一切都還來得及。
……..
林可哀嘆一聲,繼續說道:“或許楊玉環早在最初就埋下了結局,楊家因她而雞犬升天,它的榮華如烈火烹油。\"
\"縱觀歷史其中並不是沒有善於規勸帝王的女子,但那時候的李隆基連朝臣的話都不聽進,也更不需要一個隨時規勸他的美人。”
“盛世時需要用她去點綴,但亂世時則需要她來背罪,誠然楊玉環並非全然無辜,但大唐的隕落最該怪責的不該是那個造成一切的當權者嗎?”
此時處在房間內的楊玉環,聞言心裡一顫,她無法忘記一路走來長安的景象,這都是楊家人做的孽,亦是自己的錯!
她活在世上短短三十多年,到頭來什麼都不曾屬於過她,一切都只能被動接受賞賜
如今,她是不是能有的選?
…….
林可平復了自己憤怒的心情,轉而繼續道:“楊玉環去世後,李隆基沒有稍作停留,繼續往蜀地跑路,而太子李亨則是因為攔路的百姓而留在了靈武自主登基。”
”李隆基知道後,派壽王和高力士去告訴太子表示他知道了,你就留下來好好幹吧。”
“而李琩作為一個成年皇子,他的身份隨著太子李亨的登基轉變為皇弟,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意味著他距離權力中心越來越遠了,他是那個時代的親歷者,同樣也是旁觀者。”
“李隆基回到長安後,曾經偷偷派人去馬嵬坡為楊玉環改葬,黃土之下,肌膚已壞,香囊猶在,再之後李隆基徹底失勢,鬱鬱而終。”
“至於李琩有沒有去祭拜過他曾經的妻子楊玉環呢,這一段並沒有找到詳細記載,再之後關於他的記載就非常少了。”
“直到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長安,代宗倉促逃往陝州,包括壽王在內的一眾親王,大曆十年(775年)壽王李琩去世。”
大唐李二鳳:尼瑪又逃是吧!
“楊玉環和李隆基還有李琩之間的愛恨情仇就到這裡結束了,接下來順便講一講三姓家奴封德彝和大唐最後的風骨安西軍吧。”
“封德彝,本名封倫,字德彝,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其中的本質並不是說口才是最為重要的,而是懂得如何揣摩人的心思。這位人才更是將這句話運用到極致,後世俗稱「養龍達人」。”
大唐李二鳳:……..
大唐李淵:……..
大唐太子李建成:……
大唐養龍達人封德彝:!!!
“所謂伴君如伴虎,頂頭上司的心思難猜,這皇帝的心思就更難猜了,但封德彝卻做到了,在三位主子中間來回橫跳,步步高昇。”
“封德彝受到唐高祖重用後,當時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已經十分不和,他對李淵說:秦王自持有功,心中不服,如果不早立他為太子,就要儘快採取措施,暗示李淵下狠心動手對付李世民。”
“當你以為他是李淵的好臣子時,他又對太子李建成說:擁有四海之人不應該顧及親情…..暗示他除掉弟弟李世民”
“然而當你以為他是李建成的手下,他又投靠到秦王門下,成為了秦王府的馬前卒,轉頭對付李建成,李元吉等人。”
“最為重要的是這三人間毫不知情,尤其是李世民視他為肱骨之臣,並且委以重用,封德彝去世後還為他罷朝三日。”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