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土木堡之變(第1/2 頁)
“於是乎就在1449年七月十六日朱祁鎮就率領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但經過現代考究發現完全沒有這麼多人,大概是二十多萬的兵力。
“畢竟從朱祁鎮宣佈御駕親征後,到集結兵力,準備後勤糧草,鎧甲戰馬等據傳不超過五天,十分的倉促。”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氣的直跳腳,朱高煦見狀偷偷塞了根打狗棒到他手裡,打的朱瞻基抱頭鼠竄,朱高熾假模假樣的攔了幾下,實在是子孫不成器啊!
“也許是準備不足,組織不當,行軍路上一路掉鏈子,不是做夢夢到敵襲就是兵部尚書鄺埜在行軍途中跌下馬,總之各種倒黴事,加上北方正值雨季,道路泥濘,不少士兵餓死、凍傷,大臣見狀便想上書往回撤,但朱祁鎮將軍事要務都交給了王振,即使隨行臣子跪下請求,也拗不過想要建功立業成就名聲的朱祁鎮和王振。”
“好不容易在八月初到達了大同,卻聽說諸軍不敵北元軍隊,軍隊由此人心惶惶,潰不成軍,到這個時候,王振才開始想要撤退,一方面有人建議應該往南方經過紫荊關,絕對安全,可架不住王振作妖啊!”
“據記載王振想要衣錦還鄉那個範,所以有鼓動朱祁鎮往蔚州方向走到他家鄉去,可偏偏走了四十公里路,他又不希望大軍踩在他家的地上,造成糧食損失,所以他又一意孤行地讓人折返而去,關鍵是他都到這個時候他還不忘讓人去取他貪汙受賄而來的財物,簡直是離譜到家了”
“你們想想多雨季,路又不好走,全軍是精疲力盡,飯也沒吃飽,士兵是怨聲載道,我尋思朱祁鎮是不是對王振是真愛啊,這種情況下都看不見軍隊裡的情況嗎?”
始皇聽到了這裡,都覺得這實在是很離譜,他覺得這後世之人說不定胡亥都比他強些。
朱元璋:你丫的把皇位給那太監坐吧,你個兔崽子找塊豆腐撞死吧,氣死咱了!
朱棣看見了他爹的評論,雖然一口鬱氣堵在心口,但也不敢回話,深怕他爹又生氣。
“八月十日就在大軍剛到達宣府時,也先的追擊也緊隨其後,也先命伯顏鐵木兒率領一支追兵到了宣府東南、距宣府僅60裡的雞鳴山,堵在了明軍前進的道路之上。也先親率的大軍則緊追而來,形成對明軍的夾擊之勢。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受命斷後,結果兩兄弟雙雙戰死。”
“英宗又命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率三萬兵前往支援,結果直接進了蒙古人的包圍圈,這波操作我直呼666 千里送人頭!”
“不過這些人也沒有白白犧牲,為朱祁鎮他們爭取到了三天的時間撤退,在八月十三日,大軍到達土木堡,距離可攻可守的懷來縣城僅剩20里路,隨行的文武大臣剛想鬆一口氣,誰知王振擔憂他財物會落入也先之手,想等運送的車到了再走,我真的很想說一句拜託現在是逃命誒!”
林可深呼吸了幾下,繼續道“就是這個決定幾乎害的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隨行的五十二位大臣身死,皇帝被俘,朱祁鎮被也先邀請到了瓦剌做留學生,後人稱之為瓦剌留學生!”
“八月十四日,當大軍準備去懷來時,才發現土木堡地勢過高,蒙古人已經圍了他們一圈,並且阻斷了唯一的河流,無可奈何之下,大軍只能深挖井水來補充水分,然而掘地二丈仍不見水,在這種情況下面對也先的進攻,守衛麻谷口的都指揮郭懋率領士兵艱難地抵禦了一天一夜。”
“在八月十五日也先覺得自己是個機靈鬼,心生妙計打算炸和,沒想到王振信以為真,命大軍撤離此地,本就筋疲力盡,飢渴難耐計程車兵聽見這一命令直接朝著水源方向跑去,正好落入了也先的圈套,明軍士兵四散奔逃,根本無法有組織的抵抗,瓦剌騎兵根本不費力氣跟切西瓜的一樣,左一個右一個,至於那個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