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不是個例(第1/2 頁)
“我……我認罪。”曾經叫囂著“誣陷”的村幹部,此刻聲音顫抖,悔恨交加。
鐵證如山,犯罪者無可辯駁。最終,法院依法判處涉案人員相應的刑罰,被貪汙的扶貧款也被追回,並重新規劃使用。
正義,終於得到了伸張。
訊息傳回鄉村,村民們奔走相告,拍手稱快。他們感謝高良平,感謝他為他們討回了公道。
村民的歡呼聲,在高良平耳中漸漸淡去。
“佩蘭書記,”高良平語氣沉重,“這場勝利,只是暫時的。楓林村的問題,不是個例。”
楚佩蘭面色凝重,點了點頭:“我知道。你有什麼想法?”
“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高良平直視著楚佩蘭的眼睛,語氣堅定,“我認為,必須建立一套長效的預防機制,從源頭上杜絕腐敗的滋生。”
“說說你的具體方案。”楚佩蘭鼓勵道。
“首先,扶貧款的使用必須公開透明,”高良平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引入村民監督委員會,讓資金流向和專案進展定期公示,並接受村民質詢。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楚佩蘭沉吟片刻:“這個想法不錯,但實施起來可能會有阻力。一些鄉村幹部,習慣了暗箱操作,恐怕不會輕易接受。”
高良平早有預料:“所以,我們需要同時開展大規模的廉政培訓與教育活動,不僅針對鄉村幹部,還覆蓋基層工作人員和村民代表,提高大家的廉潔意識與監督能力。”
“這可是個浩大的工程啊,良平,”楚佩蘭有些擔憂,“人手、經費,都是問題。”
“我知道,”高良平語氣堅定,“但再難,也要做!與其等到腐敗問題爆發後再去收拾殘局,不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長痛不如短痛!”
楚佩蘭看著眼前這個充滿使命感的男人,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好!我支援你!我會向上級彙報,爭取資源,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謝謝書記!”高良平激動地握緊拳頭,他知道,這將是一場持久戰,但為了鄉村的未來,為了百姓的福祉,他義無反顧。
接下來的日子,高良平馬不停蹄,奔波於各個鄉村之間。他組織村民代表選舉監督委員會,指導他們如何行使監督權力;他親自編寫廉政培訓教材,深入田間地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講解廉潔的重要性。
“老鄉們,”高良平站在田埂上,高聲說道,“扶貧款,是國家給咱們的救命錢,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費!監督委員會,就是咱們自己的‘眼睛’,要盯緊每一筆錢的去向!發現問題,就要及時舉報!”
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點頭稱是。
“高主任,”一位老農激動地說,“有了監督委員會,咱們心裡踏實多了!再也不用擔心那些幹部,把咱們的救命錢揣進自己腰包了!”
高良平看著一張張充滿希望的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廉政建設,任重道遠。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高良平的廉政新政推行初期,並非一帆風順。
“高主任,這監督委員會,到底是個啥玩意兒?”楓林村村頭,一位頭髮花白的老大爺,磕著旱菸,滿臉疑惑地問。
高良平耐心地解釋:“大爺,這監督委員會啊,就是咱們村民自己的‘眼睛’,專門監督村裡的扶貧款怎麼花的,專案做得咋樣。要是發現啥問題,可以直接提出來,也可以向上面反映。”
“那要是村幹部不聽咋辦?”另一個村民插嘴道。
高良平語氣堅定:“放心,有市紀委和書記撐腰,誰也不敢亂來!這可是新政策,誰敢違反,就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