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現代古風歌曲(第1/2 頁)
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換了一個教室。
除了體育課外,這幾天習慣了這批學生基本上都待在這個明亮但略顯呆板的教室裡,突然更換場所,讓很多人居然還有點不太適應,但更多的是期待。
一直盯著一個地方看,很多人早就有點膩了。當然了,主要是那些聽不進課的人有這樣的感覺。
這節課是音樂課,大部分人對於後世的音樂課十分好奇。歷史課後,裴姝他們班的人陸陸續續就開始往另外一棟樓走去。
音樂課教室在離主教學樓不遠的地方,它所在的這棟樓只有三層高,專門被學校安排用來進行音樂課教學或者搞其它活動,也不用擔心會打擾到其它班級。
音樂教室比平時上課的教室大多了,差不多大了一倍。看到和之前的教室相差不是很大的新教室,很多人失望了。這不就是少了那些課桌椅、比原來的地方大一點嗎?也沒有什麼新意啊!
有些人則是好奇裡面那些看起來有點古怪的東西,敏銳一點的已經在猜測是不是樂器了。
還確實是樂器,學校給這門課配了一些比較普遍的樂器,比如電子鋼琴、吉他、二胡、古琴等,實際上除了一些特殊的場合,很多時候都用不到。要是音樂老師要求高一點,他們會自帶樂器來上課。
看著那些樂器,古代的音樂家們提起了精神,尋找自己熟悉的樂器,最後失望地發現很多都不是他們認識的。
春秋時期,俞伯牙:那是琴吧?不過看起來和我們這個時候的有點不太一樣,不知道彈奏效果如何?
三國時期,嵇康:那個黑白條狀的樂器是什麼?真是聞所未聞。
唐朝,白居易:怎麼都沒有琵琶?我喜歡聽這個。喔,差點忘記了,這是學校,不是教坊司。
在眾人的猜測中,音樂教室裡已經差不多做好課前準備了。根據老師的要求,文藝委員王伊倩安排大家在教室中央圍坐好。
這幾天古人們漸漸地瞭解了後世這種班級構成,發現除了老師外,學生當中也存在著“階級”劃分。
除了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這些小領導外,各學科還有科代表,然後還有紀律委員、勞動委員、音樂委員這些崗位,總之,挺豐富的。
別看只是一個幾十人的班級,可是加上老師,已經可以看作是一個完整的機構了。
其實某些朝代的學堂裡也有類似的負責人,但是都沒有現代分得那麼細緻,這讓很多人驚歎和好奇後世學校的組織結構。
正式上課,音樂老師做了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叫朱音。不出意外的話,以後你們的音樂課都由我來給你們上。大家都不是音樂特長生,所以我們的音樂課主要是以放鬆和培養大家的音樂素養為主”
朱老師是一個看起來溫和、優雅的年輕女士,外表看起來和她的專業十分匹配。
直播屏前面,大家在思考著音樂特長生是做什麼的,是不是專門學習音樂的?而且後世的音樂課原來主要是用來放鬆的嗎?
朱老師繼續:“大家應該知道,這些年古風音樂十分盛行,今天我們來學習幾首古風歌曲。提到古風歌曲,大家印象裡最先想到的是哪首?”
幾個同學異口同聲:“《青花瓷》。”
不說古人們了,其實現代的學生對於音樂課也是十分興奮的,一個星期就那麼一節放鬆課,大部分人自然是十分高興的,所以很多人的狀態明顯就很高,顯得異常活躍。
聽到青花瓷的時候,古人們有點懵,這是什麼曲子?
唐朝以前的朝代對於這個名字十分陌生,看這個名字聽著應該是瓷器,可是這是什麼型別的瓷器卻不是很清楚。
唐朝及以後的朝代也有點懵:不是上音樂課嗎?怎麼說到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