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關於小說(第1/1 頁)
下午第一節課是語文,第二節是經典閱讀。
語文課上聯講了兩篇現代短篇小說,由於對小說的時代背景不瞭解,觀看直播的人聽得一知半解的。
不過他們算是見識了一下現代小說這種文化載體。
戰國時期,莊子:沒想到“小說”這個概念在我這僅僅是指一些瑣碎言論,發展到後世已經變成了另外的東西了,幾千年的時間確實是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啊!
下課後,有人詢問裴姝關於現代小說的事,她看了一下,發問的人是匿名的,應該是不想讓人知道。
想到以前不知道是哪位老師在課上給裴姝他們說過,在古代,尤其是早期,小說家被視為不入流的學派。她想,估計是對現代小說感興趣的人問的吧。
她悄悄拿出手機,給古人科普現代小說。
“小說先秦就已經出現了,但是以前的小說是用文言文來寫的,自宋代以後出現了白話小說,主要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話本,故事取材來自民間。”
唐朝,李世民:話本我還是知道一點的,它們主要是百姓用來消遣娛樂的,寫的基本都是他們自己的生活,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沒想到後世居然專門學習這些東西。
明朝,馮夢龍:這東西我比較在行,詩詞歌賦是很重要,但它們主要反映的都是達官貴人的思想,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想法啊!他們寫不出來那就我替他們來寫,這東西還是儘量直白一點好,底層人民可以看懂、聽懂。
“小說發展到我們這個時期已經非常流行了,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很受歡迎的。有很多人透過寫小說掙了很多錢並獲得名氣”
她詳細介紹了小說在後世如何如何受到歡迎。
春秋時期,小說家們:哈哈,沒想到啊!我們這些記錄民間街談巷語的人有一天也可以和寫詩歌、寫文章的人放在一起說,翻身了。
秦朝,秦始皇:後世怎麼什麼東西都要學?但他們又這麼看重,我之前還打算把一些於國家治理和發展無用的書都銷燬呢,看來還是暫時不要動了。
東漢,班固:最近我正打算寫一篇藝文志,想著把小說家放在九流之外,沒想到後世如此看重他們?那我是不是也得調整一下了?
唐朝,韓愈:與詩歌、散文並稱?難道是我沒發現畫本子的獨特魅力?看來等有時間了得找來研究一下。
明朝,馮夢龍:這麼說的話,我要是生在後世,高低也能當一個大作家了吧?
“現代將小說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雖然離我們時間比較久遠,但是它們可以說是經久不衰了。還有馮夢龍的”
“最經典的四大名著還被拍成了各式各樣的電視劇,有人還對它們進行了二次創作,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特別是《西遊記》,根據這部小說拍的電視劇簡直是老少咸宜,裡面的猴哥這幾年還被很多人當作夢中情猴呢。”
裴姝重點挑選了一部分內容,講述了這些作品在後世經歷了什麼,聽得他們有點愣。
明朝。
施耐庵:寫的時候也沒想那麼多啊,沒想到還出名了,有點意想不到啊!
羅貫中:按理說我這個小說是講歷史的,比起其它題材來說還是有點枯燥了,沒想到這麼多人:()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