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商與西周(一)(第1/2 頁)
晚上的課是最受古人們期待的,尤其是帝王們。
之前的歷史課只讓他們知道了自己朝代滅亡的時間,沒有詳細講解滅亡的過程,現在開始進入正課的講解,他們聽得格外認真。
講到第一部分【石器時代】的時候,雖然覺得這個時期離他們太遠了,但是想到後世離得更遠都還在研究,他們也認真聽了一下。
胡老師:“考古發現,人類最早製造的工具是石器”
結合之前聽過的關於這個時期的內容,觀看直播的人這次詳細知道了後世是如何定義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元謀人、北京人等時期的歷史的。
看著胡老師展示的【新、舊石器重要遺址分佈圖】:“大家思考一下,新、舊石器的遺址分佈有什麼變化呢?”
教室裡的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觀看直播的人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秦朝,秦始皇:舊石器的人主要在長江、黃河流域活動,這些遺址分佈得挺散的。新石器的人分佈更廣泛了,這幾萬年的時間,可以讓人們的活動軌跡出現了這樣大的變化,還是有點好奇中間發生的事情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然環境變化吧?
西漢,劉徹:這個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好像研究意義更重要一點,之前說過這個時期的人已經開始出現農業生產和定居生活了。我比較好奇後世的人對這些時代的事情是怎麼知道得如此清楚的?
唐朝,李世民:新石器時期的文明活動數量明顯多了很多啊!長江、黃河流域的人類活動更加密集了。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活動範圍和我們這個時期已經比較接近了,按照這個情況來看的話,這已經算是華夏民族的前身了。
北宋,趙匡胤:以前的文化部落被後面出現的文化部落替代,這個過程和大宋之前的朝代更替挺像的,歷史發展歷來如此啊!
說完這部分內容,胡老師放了一個七分多鐘的小影片,影片名字叫做“中華民族尋根之旅”。
影片裡,一個教授向另外一個人介紹良渚遺址的發現:“這是南城牆的城牆解剖圖,這是反山墓地,這是墓葬坑裡面發現的陶器”
教授詳細解說了一下良渚文化遺址的範圍、這個遺址發現的意義等。
觀看直播的人看著那些方形的墓葬坑、明顯從土裡面挖出來的玉器、陶器等,邊聽著教授的講解,背景裡還有人拿著一個鐵鍬在地上撬啊撬的。
他們不敢置信的同時,心裡突然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秦朝,秦始皇:之前我已經想過這個可能了,但想著後人應該沒有這樣的膽子吧,沒想到啊!我還是小瞧你們了,親眼看到挖墳的感覺還是有點刺激的。
西漢,劉徹:你們了不起,原來你們所謂的文明探源工程是這樣搞的,這明顯是掘人家的墓啊!
唐朝,李世民:怪不得後世可以把年代久遠的遺址標註得那麼清楚呢,挖出來了能不清楚嗎?
北宋,趙匡胤:重新定義了一下“尋根”這個說法,考古工作原來是這樣的啊!
成吉思汗:不行,這些後人太恐怖了,我得重選我的墓地了。
明朝,朱棣:年代這麼久遠的墓地都被你們挖出來了,我們這些和它們比起來時間很近的墓地還好嗎?
清朝,雍正:我們的皇陵應該還好吧?離他們時間這麼近,不至於這樣就挖了。
除了這個小影片,胡老師還展示了幾張考古的照片。
“這些遺址和考古發現向我們證明,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先民們開始邁入了文明社會。”
一時之間,帝王們的內心深處升起了一股詭異的恐慌,他們看著照片上散落在墓葬坑各處的陪葬品和人的遺骨,內心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