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商賈之子戰天下39(第1/2 頁)
顏家軍軍紀好,從不擾民,軍餉更是前所未有的豐厚,絕不拖欠,再加上傷殘和犧牲撫卹金,種種優待,這讓古代百姓將當兵一事看作洪水猛獸的人徹底震驚了。
招兵的資訊一出,無數青年蜂擁而至,爭先恐後的報名,短短一天,各地參軍人數成倍增長,最後還是陵游下令,擇優錄取,16歲至30歲的男子,將品行不良,家中獨子這些條件的悉數剔除了出去,饒是如此,這一次募兵下來,整整召了八萬人。
再加上顏盈本身便有四萬軍隊,合起來整個益州便是十二萬士兵。
這麼多新人入營,這些新上任的將軍們有的忙了。
軍部那邊暫時不用管,顏盈將目光著重放到了內政上,一州之地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饒是有白玏巖這個頂級內政人才幫忙,她作為領導人,依舊忙到飛起。
顏盈的目標很大,趁著此時的天下還未大亂,周圍的諸侯也沒有攻打她的意思,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以穩定發展,她必須要在這個時間段,一點點的將大後方經營壯大起來。
很快,在顏盈的諸多親民政策齊頭並進之下,益州逐漸走上了正軌。
招賢令還是有作用的,雖然招攬的大賢甚少,但是前來投奔的寒門子弟還是絡繹不絕,手底下空閒的官職都被填滿。
益州各地設有工廠,每家每戶都有入場名額,男女皆可入職。
閒置在家的老弱病殘還可以做手工活計,養雞養鴨,官府收購肉禽蛋奶等各種食品和工藝品。
顏盈還專門成立了工部,尤其招收那些懂得變通和突破的手藝人,益州上下,不論男女老幼,但凡改良器物,幫助民生者,一經發現,皆可錄用。
如此一來,多勞多得,老百姓的日子有了奔頭,不再為生活愁苦,便自發的改善伙食,穿戴一新,精神面貌噌噌噌往上漲。
在這個時代,可以說百分之九十的財富都在那些士族手中,而百姓處在社會的最底層,被剝削壓迫,唯一的生產方式便是種田,但還要看天時,給朝廷繳納各種稅務,可以說,一年到頭填飽肚子都困難,根本攢不下什麼。
而現在,顏盈製作出的玻璃以高價賣給世家,然後以勞務酬勞的方式分散給百姓,既保證了幹活的完成率,也解決了自身的發展,更是提高了百姓幹活的積極性。
在這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整個益州煥然一新,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散發出了勃勃生機。
俗話說:國富民強,此刻,顏盈要做的事情便是:藏富於民,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當然也不能讓他們多藏,百姓有了錢,自然會有花銷的地方,於是乎服裝店,酒樓餐館,教育醫療等等也應該提上日程了。
這就相當於自己的錢左口袋裡的撒出去,轉手又回到了自己右口袋裡。
說做就做,當顏盈放下計劃書的那一刻,嘴角勾起的笑容像極了狡猾的狐狸。
而與此同時,蜀中的學院也建設好了,地址在益州城外的常柏山上,山上多古柏,樹木達上千棵,百年老樹高大挺秀,綿恆不斷,乃山上盛景。
書院建成之後,顏盈便以朱北宥的名聲放出話去,蜀中書院招收各地學子入學……
忙完了學院,又開始挖溝渠,整河道,等到入秋,地裡的莊稼可以收割了,眾人這才鬆散空閒了下來。
上京之中,攝政王統攬軍政,在朝中成了土皇帝,說一不二,在他的強勢霸道下,排除異己,買爵鬻官,將整個上京搞得烏煙瘴氣。
如此所作所為,百官自然不肯,於是乎,他們和丞相商議,聯絡了外放的大皇子陳王,預備起兵突發上京剷除國之奸賊。
大皇子本也是個有野心的,他生母早亡,何皇后又不好相處,自古立嫡立長,他雖然佔長,但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