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提出新概念(第1/2 頁)
轉眼間已是七月份,葉雲芝來京都四個多月了。
這段時間她很是繁忙,除了上課還要兼顧實驗室的研究,連木工廠那邊的傢俱式樣她都是硬擠出時間來完成的,
她一開始其實沒想這麼早就進入科研團隊,說來還是一次碰巧。
楊宏遠是他們腫瘤學的教授,按照以往慣例,他應該帶研究生才對,但目前學校只有他們這一屆,理所應當的就從他們帶起。
課堂上,正好講到如何區別良性與惡性腫瘤,後來又引申到使用何種手段才能夠治癒。
學生們求知慾非常旺盛,紛紛舉手提問。
楊宏遠斂了斂神色,開口說道:“如果是良性的,包膜比較完整的可以依靠手術進行切除,一旦擴散或者發展到晚期就很難了……”
到今天為止,大家已經上了三個來月的課,僅僅只是淺顯的學了一些機體的代謝關係、骨骼肌肉的相關作用還有血管神經的走行等這些基礎性的知識,連解剖都還沒有正式接觸過。
死亡這個話題還是第一次被提起,這個話題對於剛邁進大學的他們來說太沉重,所有人都一瞬間沒了聲音。
一個個垂頭喪氣的樣子,看得楊宏遠一陣氣悶,自己是來傳授知識的,不是來打擊他們自信心的,幹什麼吶!
他拿起黑板擦在講臺上拍了拍,說道:“大家的心情我非常瞭解,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我也是這麼過來的。
但也不要太過於洩氣,醫療行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近兩年還引進了放射性療法,諸多疾病的治癒率也大幅提升了,以前一個感冒就能要人命,現在只是很常見的小問題,這些就是進步,大家應該持樂觀的態度,正式一切也坦然面對一切。”
葉雲芝一直靜坐在座位上,沒有參與討論,沒有人比她更瞭解,哪怕是在四十多年之後的2022年也不能說完全治癒,一旦惡化之後醫生能做的其實很少,只能最大程度的幫病人減輕痛苦。
“楊教授,我有一個想法,您看是否具有可行性?”
教室裡鴉雀無聲,葉雲芝的聲音在這種環境中顯得十分突兀。
“嗯,你說。”楊宏遠點頭道。
這個學生是他十分看好的,帶課三個月以來,他發現她十分有想法,提出的一些的觀點是既大膽新穎又合乎實際。
葉雲芝頓了一下,開口道:“我查過很多資料,咱們國內用於治療腫瘤的方式有三種,手術切除、化療以及放療。手術切除的前提和侷限性教授剛剛講了,我就不做過多闡述了。
化療就是藥物治療,是用到一些激素或者抗激素類藥,使腫瘤生長所需的激素水平發生變化,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但化療後的副作用很大,會對機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具體還需要根據個體的耐受情況來看是否合適。
放射性療法是1975年才引入國內的,儀器全仰賴進口,造價極其昂貴,不是每一家醫院都有,雖然有顯著的效果,但目前還是不具備普遍性。”
楊宏遠聞言點頭,贊同她的觀點,示意她繼續說。
“假設我們可以將患病細胞或者這個基因片段進行標記,就像射箭那樣,把這個片段設為靶點,專門設計出針對該靶點的治療藥物。當藥物進入人體內時,會根據特異性選擇癌靶點相結合,從而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對其他健康的細胞影響小,使機體的副作用也可以降到最低。”
葉雲芝這一觀點確實是很是新穎,楊宏遠託著下巴若有所思的想著。
他在醫院工作了大半輩子,見過太多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的患者,他一直想研製出一種能夠控制病原體的藥物來。
“我們是否可以把目光從整體挪到點上,以腫瘤啟動子的基因突變為基礎而研發,大概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