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挫其銳,解其紛(第1/19 頁)
【帛書版】道衝,而用之又弗fu盈也,淵呵,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chen呵,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通行版】道衝,而用之或不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那無形而又深邃的存在,如同無盡的宇宙洪流,其作用無邊無際,卻又似乎永遠不會耗盡。它宛如深淵一般,深不可測,廣袤無垠,是萬物生長繁衍的根源和歸宿。
【註釋】
道,能夠削弱事物的鋒芒,化解世間的紛爭,使萬物在和諧之中得以安寧。它的光芒柔和而溫暖,如同晨曦初照,驅散了黑暗與寒冷。道與塵埃融為一體,無聲無息地滋養著大地,讓萬物在其中茁壯成長。
道,清澈透明,彷彿一汪清水,靜靜地流淌著,隱約可見其存在。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一種永恆而神秘的存在。我無法知曉它究竟是誰的後代,只能感受到它那古老而崇高的氣息,彷彿比天帝還要古老。
首先,道被形容為“衝”,即空虛、無形,但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這種描述強調了道的神秘和不可捉摸的本質。道的無形和空虛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力量或作用,反而正是因為它的無形和空虛,才使得它能夠超越一切界限和限制,發揮出無窮無盡的作用。
接著,道被比作深淵,暗示它是萬物的根本和起源。深淵象徵著深邃、廣袤和無盡,正如道一樣,它是萬物生長繁衍的根源和歸宿。道孕育了萬物,賦予它們生命和活力,讓它們在宇宙中得以存在和發展。這種描繪不僅突出了道的崇高地位,也表達了老子對道的崇敬和追求。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一句,進一步闡述了道的調和和平衡作用。道能夠減弱事物的鋒芒,化解世間的紛爭,使萬物在和諧之中得以安寧。它的光芒柔和而溫暖,如同晨曦初照,驅散了黑暗與寒冷。道與塵埃融為一體,無聲無息地滋養著大地,讓萬物在其中茁壯成長。這種描繪強調了道的中和之道,即它能夠調和各種矛盾和衝突,使萬物在和諧中得以發展。
“湛兮,似或存”這一句,則表達了道的清澈和隱約存在的特點。道是那樣的清澈,彷彿一汪清水,靜靜地流淌著,隱約可見其存在。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一種永恆而神秘的存在。這種描繪突出了道的超越性和永恆性,讓我們對道產生更深的敬畏和探索慾望。
最後,“吾不知誰之子也,象帝之先”這一句,表達了老子對道的敬畏和困惑。老子無法知曉道究竟是誰的後代,只能感受到它那古老而崇高的氣息,彷彿比天帝還要古老。這種表述不僅突出了道的崇高地位,也表達了老子對道的深深敬畏和追求。
整章透過對道的描繪和讚美,展現了老子對道的崇敬和追求。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和本源,是一切生命和存在的基礎。道的存在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一種永恆而神秘的存在。透過探尋和領悟道的奧秘,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和生命的本質,從而過上更加充實和美好的生活。
接下來,我將從認識和理解世界、修身養性的指導、處事哲學的啟迪、道德修養的強調、科學創新的啟示、藝術創作的啟迪、生活平衡的追求、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倡導、應對變化的智慧以及道德決策的指導等十個方面,探討這段話對現代社會的積極影響。
1、認識和理解世界
道衝,而用之又不盈也,淵兮,如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也,象帝之先。——《道德經》
這句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話,來自於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