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傳統節日簡介(第1/4 頁)
中國傳統節日的發展歷程大致如下:
先秦時期:起源與初露端倪
- 起源基礎:源於古代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原始信仰以及農業生產的需要。如古人對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自然現象的敬畏,逐漸產生了與之相關的祭祀活動。
- 節氣關聯:《夏小正》《尚書》等文獻記載,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為部分傳統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不少節日與節氣密切相關,一些風俗活動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
秦漢時期:基本定型
- 政治經濟影響: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為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時期都已定型。
- 重要節日形成:春節在漢武帝太初元年,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後,農曆新年的習俗開始流傳;元宵節起源於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也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清明節的掃墓俗例自漢相沿承襲。
唐宋時期:娛樂禮儀化與豐富發展
- 氛圍轉變:節日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時尚流行開來。
- 習俗豐富:春節期間,除夕守歲、拜年送福、舞龍舞獅、放鞭炮、賞花燈等民俗活動逐漸成為重要組成部分;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唐代逐漸演變為賞月、團圓的節日,賞月、吃月餅等習俗開始流行。
明清時期:鼎盛繁榮
- 活動規範: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進一步規範化、儀式化。皇宮內會舉行盛大的朝賀儀式,民間則有廟會、社火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 文化融合:隨著不同地區、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傳統節日的習俗和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多元,地域特色更加明顯,如各地的廟會、燈會等活動各具特色,同時,節日期間的飲食文化也日益豐富。
近現代:傳承與創新
- 傳承與挑戰:傳統節日在傳承中面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變革、外來文化衝擊等挑戰,但依然保留著核心的文化內涵和傳統習俗,如春節的團圓、清明的祭祖、端午的紀念屈原、中秋的賞月等習俗仍被人們重視。
- 創新發展: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節日也在不斷創新,融入了新的元素和形式,如春節聯歡晚會、網路拜年、電子紅包等,使傳統節日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
中國傳統節日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歲時性節日
-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之歲首,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有拜年、放爆竹、貼春聯、吃團圓飯等習俗。
-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燈節”,主要習俗有賞花燈、鬧年鼓、猜燈謎、吃元宵等。
-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又名“仲秋節”“團圓節”,有燃燈、吃月餅、觀潮、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象徵團圓。
紀念性節日
-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而設,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飲雄黃酒等。
- 寒食節:通常在冬至後的105或106天,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介子推而設,主要習俗有嚴禁煙火、吃寒食等。
-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傳說這一天牛郎織女會在鵲橋上相會,有穿針乞巧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