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1/4 頁)
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
除夕剛過,景祐四年的新年來了。
雖然過年前後便是立春,但溫度尚未回暖,河北來的朔風吹拂,讓空氣中依舊瀰漫著淡淡寒意。
大年初三的時候,政制院下了由皇帝簽署,政制院承旨的詔書,召陝西轉運使範雍知河南,令權知開封府范仲淹為陝西經略使,主管關中軍事民事。
除此之外,又令籤書樞密院事王德用為主將,從京畿路的駐屯禁軍調撥精銳之士兩萬人,浩浩蕩蕩開赴西北,屯駐邊關。
根據目前的情報來看,李元昊的兵力絕不止十五萬,至少在二十萬以上。而宋軍在西北邊關駐紮的兵力也就二十來萬,且還要駐紮於六路四線幾十座城池,機動性非常差。
這種情況下,宋軍每次交戰,可以呼叫的兵馬也就幾萬人。所以歷史上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戰爭規模都不大。
三川口宋軍步騎萬餘,好水川之戰任福的部隊不到兩萬,定川寨之戰更是隻有九千。
反觀李元昊那邊,雖然總兵力略少於宋軍,但由於是主動出擊,加之騎兵機動性強,所以每次出動都能達到十萬人規模,次次以多打少,偷襲圍殲,取得了三次大勝。
所以王德用只帶兩萬禁軍過去,顯然不足以支援戰爭。
但也沒辦法。
駐屯禁軍人數眾多,調撥十萬人過去都不算難事,難的是西北又增兵十多萬,後勤壓力會非常大,邊地糧食不足,將給國庫增加很大負擔。
因此既然明年李元昊才會稱帝,戰事要到大後年才會正式開始,那麼還不如先派遣范仲淹和王德用他們過去。
利用這段時間范仲淹可以整頓西北的軍事和民事,一邊興建水利設施,在後方開邊屯糧。一邊於延州、慶州、渭州等地,鑄造堡壘,步步為營,阻攔敵人於國門之外。
這些地方就是後世陝西延安、甘肅慶陽以及寧夏固原一帶,是為大宋西北屏障,同時也是大宋將來會面臨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的地點。
只要守住了這些地方,那麼戰事可期。
景祐四年一月八日,詔書下達之後,樞密院緊急從京畿路調兩萬精銳於汴梁城西。兩日後,范仲淹與王德用正式啟程,出發戍邊。
趙禎本來想親自送他們出城,但呂夷簡、王曾等人勸阻,不允許趙禎的鑾駕親自出去。
主要是擔心城裡的西夏與遼國探子得知情報。
因為如果正常情況下,邊軍輪換是常有的事情,但要是皇帝去送,那麼就說明這次行動很重要,在明知道對方在城內有探子的情況下,還親自出城,顯然有些不理智。
這樣會讓李元昊以及耶律宗真警覺,認為宋朝可能會在邊境有大動作,從而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趙禎也只能遺憾不去,讓趙駿代為犒勞軍隊,送他們出城。
趙駿在一月八日的時候,就已經帶著皇帝賜予的美食酒水送入軍隊營中,又親自安排人手,將每人賞賜的五十貫錢發放到每個士兵手裡,同時給他們一天假期,讓他們能夠安排事務。
等到一月十日,軍隊重新集結,士兵們把錢有的花天酒地,有的留給了家人,還有的乾脆把錢帶在了自己身上,並且暗暗發誓戍邊結束,就回家結婚。
至少這些士兵們還不知道未來戰事要開啟,還以為就像往年一樣,只是京畿路的屯駐禁軍與邊軍之間的正常輪換而已。
兩萬大軍集結於西城外,各類輜重、糧草、車馬都已經準備妥當,官府又僱傭了三萬民夫,給的錢不多,因為只送到大宋西京,也就是洛陽。隨後由洛陽那邊組織人手,送到同州去。
這樣一站一站地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