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女子別動隊小隊長英子的戰鬥視角(第1/3 頁)
我是英子,抗日女子別動隊的小隊長。
今天這場戰鬥,是前所未有的艱鉅與危險。
以下是日軍據點戰鬥中常見的戰術部署:
一、防禦佈局方面
1. 多層防禦圈
最外層通常設有警戒線,由少量機動性強的步兵和偽裝的觀察哨組成。
這些觀察哨隱藏在據點周圍的樹林、山丘或者民房之中,能夠提前發現來襲之敵的大致方向和兵力規模。
一旦發現情況,他們會迅速透過訊號彈或者無線電通知據點內的守軍。
中層是主要的防禦陣地,這裡構築了大量的戰壕、碉堡和散兵坑。
戰壕相互連線,形成一個網路,便於士兵在不同位置間移動和互相支援。
碉堡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牆體厚實,配備有機槍、火炮等重武器,可以從容應對敵方的進攻。
散兵坑則分散在戰壕之間,為步兵提供隱蔽的射擊位置。
內層是核心防禦區域,通常是據點的指揮中心和存放重要物資(如彈藥庫、糧倉等)的地方。
這裡防禦最為嚴密,除了重兵把守外,還設定了多道障礙物,如鐵絲網、鹿砦等,並且有一些特殊的防禦設施,如地雷區、陷阱等。
2. 火力配置
步兵武器方面,日軍會在據點各個關鍵位置佈置三八式步槍、歪把子機槍等。
三八式步槍以其精準度高而被用於遠距離狙擊,歪把子機槍則提供持續的火力壓制。
在一些重要的通道口或者視野開闊的地方,還會設定九二式重機槍陣地,其強大的火力能夠對進攻的敵軍造成巨大的殺傷。
火炮方面,根據據點的重要性和規模大小,可能會配備迫擊炮或者山炮。
迫擊炮主要用於對付近距離的敵方人員和輕型工事,山炮則可以對較遠距離的目標進行打擊,如攻擊據點外的敵軍集結地或者防禦工事。
此外,日軍還會在據點內設定一些防空火力點,以防備敵軍的空襲。
二、進攻戰術方面(當日軍主動出擊時)
1.分進合擊
日軍會將部隊分成幾個部分,從不同的方向向目標據點或者對方陣地發起進攻。
這些部隊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被對方一次性集中火力消滅在進攻過程中,他們會利用地形進行隱蔽和機動,逐步向預定目標靠近。
當各部隊接近到一定距離時,便會同時發動攻擊,形成多面夾擊之勢,打亂對方的防禦部署。
2. 夜襲戰術
日軍深知夜間作戰對於己方隱蔽性的優勢,常常選擇在夜間發動襲擊。
他們會提前進行偵察,確定對方據點的防禦弱點和巡邏規律。
在夜襲時,日軍士兵會盡量減少聲響,利用夜色掩護悄悄接近目標。
一旦接近到合適的距離,便會突然發動攻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據點或者消滅對方的防禦力量。
三、應對對方進攻時的戰術調整
1. 彈性防禦
當面臨對方的強大進攻時,日軍不會一味地死守。
他們會在某些關鍵位置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然後逐步收縮防線,將對方引入據點內部預設的陷阱或者狹窄通道之中。
在這些地方,日軍的防禦火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對對方進行有效的殺傷。
2. 反擊作戰
在成功抵禦對方的進攻並消耗其部分力量後,日軍會抓住時機發起反擊。
他們會組織一支精銳的突擊部隊,從防禦工事的薄弱環節或者對方防守相對薄弱的側翼發起攻擊。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