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點評(第1/2 頁)
老師提高了音量,目光在教室裡搜尋著:“有哪位同學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呢?要回答得全面一點。
王婉,你來回答一下。”
王婉聽到自己的名字,趕緊站了起來,清了清嗓子回答道:“老師,這句詩運用擬人手法,將羌笛賦予了人的情感‘怨’。
從情感上來說,詩人透過寫羌笛的哀怨,表達了戍邊戰士們遠離家鄉的愁思,還有對戰爭的厭倦。
他們在荒涼的邊塞,聽到羌笛吹奏出哀怨的楊柳曲,內心的思鄉之情就被勾起來了。
同時,也可能包含了對朝廷不斷征戰的一種隱晦的埋怨情緒。”
老師聽了王婉的回答,臉上的神情舒緩了一些,微微點頭說道:“回答得還不錯,比剛才那位同學全面多了,坐下吧。
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好好思考這些問題,不要總是在這種送分題上丟分。”
王婉坐下後,不少同學都投來了敬佩的目光。
老師微微皺起眉頭,語氣嚴肅地說道:“好了,繼續下一道題吧。
‘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的含義是什麼嗎?
大家可得聽好了啊,就這麼一道5分的題,竟然還有人答錯,這實在不應該呀!
我現在再給大家講一遍,都豎起耳朵認真聽著。”
說著,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下這句詩,然後指著詩句開始講解:“‘春風不度玉門關’呢,從字面意思來講,就是溫暖的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這麼個地方。
但深層次去理解呀,這‘春風’一方面說的是自然界的春風……而另一方面呢……感受不到朝廷的關懷與恩澤,藉此也表達……
大家一定要把這個理解透徹了,下次如果還有人再錯這道題,還有這首詩,都給我寫5遍,一直到給我牢牢記住為止,可別不當回事兒啊!”
老師一邊講著,一邊用目光掃視著教室裡的同學們。
老師清了清嗓子,說道:“好了,最後一道題是關於成長的作文。
成長的作文題目就有很多種,像《在挫折中成長》,重點在於描述自己遭遇挫折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經驗教訓,如何一步步克服困難實現心智的成熟;
《成長的足跡》則可以按照時間順序,選取成長過程中的關鍵節點、難忘事件來展現自己……;
還有《成長,與夢想同行》,需要闡述夢想如何在成長路上……。
大家在寫作時,一定要緊扣成長這個主題,透過……來呈現自己對成長的感悟與思考,結構清晰,語言流暢,這樣才能拿到高分。”
“來,讓我們歡迎蘇芷萱上臺講述一下她的作文。”
蘇芷萱落落大方地走上講臺,開始朗讀她的作文:“《破繭之路:成長的蛻變》。
在歲月長河的幽深處,我曾是那蜷縮於黑暗繭中的幼蟲,懵懂而怯懦。
成長,恰似一場驚心動魄的破繭之旅,充滿了未知的挑戰與無盡的驚喜。
曾經,我懼怕失敗,一次小小的挫折便能讓我一蹶不振……
我報名參加了演講比賽,站在臺上的那一刻,緊張與不安如潮水般將我淹沒。
但我望著臺下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
從磕磕絆絆地吐出第一個字,到逐漸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在挑戰中不斷突破自我……
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嘗試,都如同在那厚厚的繭上撕開一道細小的縫隙。
我在學習的苦海中奮力遨遊……
終於,我感受到了那一縷穿透繭殼的陽光,溫暖而明亮……我不再是那個輕易被困難打倒的弱者……我明白了,成長並非一帆風順的坦途……”
隨著蘇芷萱的朗讀聲落下,教室裡響起了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