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宴席(二)(第1/2 頁)
米飯跟粥是一起蒸好的,林金葉把這倆分裝進了兩個木桶裡,蓋上木蓋,都放在了案桌下邊。
謝俞買的豆腐渣片跟紅薯片先下鍋油炸,小小的片餅還沒曜兒巴掌大,炸出來卻裝了一整個大木盆,曜兒驚訝的看著這變得比他腦袋還大的炸片,捏了一角,學他孃的樣子丟進嘴裡,真好吃啊。
炸完炸片的油被撈出來,還是乾淨的,能用來做菜。
蓮藕炒辣椒先進鍋,切片的蓮藕跟青辣椒在鍋裡翻炒,李清和加了點水進去,不一會兒,六盤蓮藕炒辣椒進了蒸籠的第三層。
謝俞見這第三層還有些縫隙,把洗乾淨的松花蛋敲碎外殼,見縫插針的放了進去。
松花蛋也有不蒸就直接用辣椒醬料涼拌的,但謝俞總覺得不蒸一下吃起來不踏實。
鍋洗乾淨,王芸開始做肉湯掛麵,下一點點油,把切成丁的豬肉倒進去翻炒,炒到焦黃狀態,開始拼命加水,加完水加醬料,然後等水開,把掛麵下進去,掛麵不能煮太久,否則就成麵糊糊湯了。
肉湯掛麵起鍋,裝在在了最後一個木桶裡。
接下來就是小蔥拌豆腐跟紅燒鯽魚了,宴席上,白豆腐永遠是百搭的菜色,加糖吃、加辣湯吃、炒菜、燉湯,都是美味。
小蔥拌豆腐做法並不複雜,鍋中燒開水,放些鹽,把切塊的嫩豆腐倒進去焯水,焯過水的豆腐盛出來,小蔥切成蔥段,放些鹽,燒熱的香油一淋,攪拌幾下,就足夠清爽可口。
小蔥拌豆腐做冷盤也可以,所以並沒有上蒸籠,而是裝在碗裡,一齊放進了木盆裡,還用乾淨米篩蓋著,等上菜時一齊上桌。
最後一道大菜,就是紅燒鯽魚了,這是謝俞的拿手好菜,李清和把圍裙給她繫上,乾淨布巾包好頭,這是謝俞為宴席精心梳好的,可不能有油汙。
魚身都已劃好刀口,方便做魚的時候更入味。
謝俞習慣先把醬料炒香,直到油裡都是蔥薑蒜的味道,再放魚下鍋煎,鍋大,但沒法一次性下五條魚進去,魚容易碎,謝俞只能做一條上一條。
酒糟灑在鍋裡,還有點米酒香,一下就瀰漫的整個院子都是香味。
天冷,昨日買的滷菜今日拿出來已結了凍,李清和分裝進盤子裡,把滷菜放進了第四層蒸籠。
林金葉三個人在一旁已上了桌,客人也漸漸來了,桌上已經擺好瓜子跟豆腐渣片、紅薯片,謝林媳婦王豆花跟木匠媳婦都坐在了林金葉一桌,磕著瓜子在說話。
家裡的兩個大水壺都拿了來,家裡能用來泡茶水的就是幹桂花和茶葉,茶葉並不是什麼名貴品種,就是村裡人自己上山採的茶葉,謝俞吃過幾回,覺著味道還不錯,就在家裡囤了一些,今日也都帶了來。
李清和把水壺放在林金葉那桌,就守在謝俞邊上給她端菜洗鍋。
紅燒魚都做好放進蒸籠的時候,村長跟族長也都到了,謝俞趕緊把已經裝好的米酒從揹簍裡拿了出來擺在幾張桌子上,裝米酒的酒壺可是謝俞特地新用的,還有配套的杯子呢。
見謝俞忙完了,剛剛來的客人才把帶來的禮送上,村長跟族長以及他們的兒子還拿了禮金來,謝俞沒收,只收下了禮物。
這算是謝俞跟村裡的人重新建立來往關係的第一次酒席,表示著大家以後年節都會來往,也是一種被接納的象徵,代表謝俞在村裡有人撐腰。
在村裡,獨木難支,爭地、爭水、搶柴火,都是親朋好友一窩蜂地上, 誰都不來往是不現實的,打個井水都有人搶先來後到呢。
村中人很看重紅白喜事是否被邀請,娶妻嫁女生子建屋,這在村中都是大事,這種大事的時候沒有來往,那之後也是不會深入交往的。
謝俞請的這幾家人,村長、族長是本家的同支親戚,黃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