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回鄉下,衝他們啪啪打臉!(第1/2 頁)
趁著夜深人靜,姜鈺偷偷地從空間裡搜尋關於魯錦的知識,看到魯錦的製作過程,媽呀,還真的挺複雜,果然好東西貴有貴的道理。
姜鈺記憶力很強,很快就在腦海裡把魯錦的製作步驟給記了下來。
第一步就是紡線,這個要用到手搖棉花機,把棉線條接到快速轉動的紡錘上,一圈一圈手搖轉動,棉條自動捻了成線。
第二步就是染色,把白色的棉線放進各種顏色的染料水裡,用木棍攪動並且加熱,讓棉線染色固色,再把染好的紡線放在漿糊中使勁兒揉搓,接著穿起來晾曬,直至乾透了。
這一步叫作扽線,姜鈺腦子裡還有模糊的記憶,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鄉下,那些村裡的大娘嬸子們,經常互相幫忙,各人站在一頭,手裡扯住成捆的棉線,使勁地往後面扯拽,這樣扽出來的線比較結實。
接下來還有經線,闖杼,刷線,掏繒,吊機子等幾個步驟,最後才是織布了,雙腳錯落地踩著下面的踏板,一手往線裡面投梭,另一隻手在對面接著,接梭後將撐框後拉。
然後手腳配合協調,不斷重複這一動作,等到最後一段經線織到繒處,這段織錦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著好複雜,其實真正做起來,熟能生巧,時間長了就習慣了,就好像人經常重複某個動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肌肉記憶,到了哪一步環節,需要做什麼動作,心裡自然有數。
就是要手腳協調起來,眼疾手快,李娟是心靈手巧的人,學這個很快。
袁秀英也會織布,當姑娘的時候都學過,織布,做鞋,縫衣服,這些都是姑娘要嫁人的基本技能。
當袁秀英聽說姜鈺要把老家的織布機拉回來,讓她 織這種老粗布來賣,然後給她發工錢,袁秀英激動地不得了。
她沒有工作,偶爾靠著到衚衕口的手工藝店裡乾點靈活,穿項鍊,鑲寶石等等,工資低,累得眼睛疼,而且,她這樣的身份進去幹活,裡面的那些老孃們嘴巴都閒不住,看著袁秀英都是默默無聞的一個人,也沒有男人過來接她,時間長了,很快就有了風言風語。
“她沒有男人嗎?沒見過男人來接過她下班,看她也不說話,都是女兒過來接她。”
“是啊,聽說離婚了,這麼年輕就守寡,真是可惜了,”
“長得也不錯啊,要不,誰家有合適的,給她介紹一下吧,看著還不到30歲,長得模樣也俊,那麼多光棍漢子沒媳婦呢。”
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調侃,袁秀英本來臉皮就薄,人又內向,坐在那裡幹活就如同如坐針氈,渾身不自在。
有好事的人更是直接找她了,“哎呦,妹子,聽說你離婚了,帶著女娃生活,這多艱難啊,要不,給你介紹個男人吧,幫你養娃,俺家就有一個兄弟,和你挺合適的,”
袁秀英看著那女的長得胖胖的,滿臉兇相,自來熟地和她套近乎,心裡膽怯,又不敢拒絕。
“俺家這個堂兄,38歲了,家裡有兩個兒子,老婆是生病死了,人不太高,就是有點佝僂腰,你要是有意思的話,就安排時間給你們見見面。”
袁秀英窘得不知道如何是好,連連擺手,“不了,大嫂子,我,我還沒有想好找物件的,這,這樣過就挺好的,”
“哎呀,你害什麼臊呀,又不是會清純小姑娘了,孩子都有了,啥事沒經歷過,要不你們見一面,這事兒就妥了,”
那女的不由分說,大有大包大攬,這親事不成不可的架勢。
袁秀英嚇得落荒而逃,她從那以後連這小工藝店都不肯去了。
眼下聽姜鈺說在家裡織布就行,沒人干擾她,多好呀,她就覺著在家裡踏實,無論幹活多累,她都願意。
而且織布她也是一把好手,織的花色多,又密又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