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火箭概念(第1/3 頁)
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站起身來 。
表情嚴肅地抱拳道 :“將軍 ,末將在海戰中歷經多次生死搏殺 。
深知武器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負 。
以末將之見 ,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將火炮與其他海戰兵器進行組合運用 。
以此來增強整體的殺傷力和攻擊範圍 ?
比如 ,將火炮與海戰弩炮相結合 。
先用火炮在遠距離上對敵方進行火力壓制和騷擾 。
打亂其陣型 。
然後利用弩炮發射特製的大型弩箭 。
這種弩箭可以攜帶燃燒物或者爆炸物 。
對敵方戰船進行近距離的精準打擊 。
點燃敵船的帆具或者破壞其船身結構 。
從而引發更大規模的殺傷效果 。
雖然這並非全新的武器 。
但這種戰術組合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火炮的不足 。
李雲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那兩場驚心動魄的歷史大火 :火燒赤壁 ,火燒連營七百里 。
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決絕的光芒 。
他猛地一拍桌案 ,大聲說道 :“好 ,就以火為主調來研發新型武器代替火炮 !
此武器務必做到射向目標後能瞬間引發熊熊大火 。
將敵人的戰船和營地化為一片火海 !”
眾人聽聞此言 ,精神為之一振 。
齊聲領命後便迅速行動起來 。
一時間 ,整個學校彷彿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
再度陷入了熱火朝天的忙碌之中 。
宋應星立即召集了一批精通化學和火器製造的能工巧匠 。
一頭扎進了實驗室 。
他們仔細研究各種易燃物的特性和組合方式 。
從常見的桐油、硫磺、硝石 ,到一些較為罕見的油脂和礦物質 。
逐一進行試驗 。
工匠們小心翼翼地調配著比例 。
將不同的物質混合後點燃 。
觀察其燃燒的速度、溫度和永續性 。
同時 ,他們還考慮到海上作戰的特殊性 。
對燃燒劑進行防潮、防浪的處理 。
確保在惡劣的海況下依然能夠順利引燃 。
在武器的發射裝置方面 。
火器局的工程師們帶領著機械製造團隊日夜鑽研 。
他們借鑑了古代投石機的原理 。
並結合現代的力學知識 。
對其進行了大膽的改進和創新 。
新設計的投石機採用了更為堅固耐用的材料 。
如精鐵和硬木 。
以承受強大的發射力量 。
同時 ,透過最佳化槓桿結構和配重系統 。
使其能夠將燃燒彈投射到更遠的距離 。
並且提高了射擊的精度和穩定性 。
而負責火藥研究的團隊 。
則專注於提高火藥的爆發力和燃燒效率 。
他們嘗試在傳統火藥配方中加入一些特殊的新增劑 。
如硼砂、木炭粉等 。
經過反覆的試驗和調整 。
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火藥 。
這種火藥不僅燃燒速度更快 。
產生的熱量更高 。
而且能夠在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為燃燒彈的發射提供更強大的動力支援 。
李雲剛踏入王員外府 。
錢思籌便滿臉堆笑地迎了上來 。
還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