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推銷(第1/2 頁)
林茹之寫的故事,張瑋也看了,他著迷了。哪個男人能拒絕一本《三國演義》呢?更何況還是林茹之擴容過的《三國演義》,除了治國安邦之外,還有很多的感人小故事,無不折射出浪漫的想象力。
當然他主要還是看主線內容,為了看三國演義,他自己花錢找人抄錄了一份。沒辦法,這年頭沒有影印機,除非是取夢,否則就只能抄寫。
抄完之後,就秉燈夜讀,他特別喜歡諸葛亮,覺得自己和諸葛亮很像,都是逆流而上的謀士,都是選擇自己心中的明主,用自己的力量輔助主公的成長。
劉備若是沒有諸葛亮,只怕也無法建立一個國家。在故事中,國破家亡,民生凋敝,男兒正應該帶三尺長劍、建不世之功。
故事裡的諸葛亮是如有神算,但最後卻困於蜀地無法突破,嗚呼哀哉。
看完之後,張瑋當然要找林茹之聊聊,畢竟這故事是她寫的。他忍不住說道:“為什麼不讓蜀國成功,他們繼承天河正統,有情有義,有良將有謀臣,為何被篡奪天河的魏國所滅?”顯然他非常喜歡蜀國。
林茹之只是如實地描繪三個國家的發展,並沒有偏向任何一個國家。但讀者很容易就會被蜀國吸引,因為蜀國的開創者們太有魅力了,只是運氣似乎不太好。
“我想主要還是經濟原因。”林茹之說道,以她對三國的瞭解,在當時的情況下,魏國佔據的地盤是開發程度最高的,而蜀國和吳國的開發程度弱於北方。
所以北方經濟好,蜀國和吳國的經濟不是很好。吳國發展的高峰期是在魏晉南北朝,當時北方打成一鍋粥,南方相對穩定取得了發展,所以隋朝統一之後,才挖了大運河,聯通南北。
蜀國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日後亂世,南北打成一鍋粥,蜀地相對穩定,所以蜀地才得到了發展。
人都是逼出來的,要是北方不亂,大家也不會帶著資金和技術去南方,要是南北不打起來,大家也不會去蜀地發展。
三國時期,魏國經濟絕對是最強的,最為穩定。蜀國和吳國的開發程度不夠。
張瑋倒是沒想到這故事還有經濟的設定,說道:“那為什麼不強化蜀國和吳國的經濟?”反正都是夢,完全可以強化一下。
林茹之只是按照地球的發展規律描述罷了,很無奈地說道:“先生,你若是覺得不行,完全可以等夢境出售之後,親手改變蜀國的命運。”
“看來你是故意讓討人厭的曹操做大做強,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進入夢境。”張瑋得承認如果是這樣的話,林茹之確實做到了,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購買夢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劉備統一天下。
可惜夢境才開始,至少還要等好幾年呢,在此之前,張瑋也只能看書過癮了。他從來沒有想過光是文字都能如此慷慨激昂,百舸爭流,恨不能鑽進書裡。
“小姐,這本書可以造夢,然後找人取夢出售。”張瑋說道:“我可以找人做校正,修改裡面的錯字,順便把句子理通順。”
林茹之趕時間寫的內容,裡面錯誤很多,如果出售的話還得進行大量的勘誤。
“先生覺得可以出售?”
“完全可以,而且肯定大賣。”張瑋篤定地說道,至少他周圍的好友肯定都喜歡。
“那就試試。”反正手裡也有一筆小錢,可以去嘗試一下。
張瑋立刻找人矯正,工作量不小,不過為了讓更多人讀到這麼好的作品,他也是投入了大量的熱情。
把取夢當做影印機,大量地複製,這技巧倒是不錯,林茹之心想不知道要多少成本,能有多少收益。
複製書本肯定賺錢,如果是複製廉價商品就不賺錢了。當然要是不計成本,那現實中的商品也可以複製。
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