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患者需要的情緒價值(第1/2 頁)
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依然在談論著濟世藥堂的傳奇故事。那些張貼在各處角落的牛皮癬廣告,雖歷經風吹日曬,紙張有些泛黃捲曲,可上面 “濟世藥堂,妙手回春” 的字樣依舊醒目;散發在人群中的宣傳單頁,有的被細心收藏,有的雖已褶皺,卻承載著人們對健康的希望;而飄揚在巷子口、集市邊、交通要道旁的旗幟,在微風中颯颯作響,似在訴說著濟世藥堂的不凡。這些,已然成為了京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見證著濟世藥堂的輝煌與榮耀。
胡秋水作為現代人,站在藥堂門口,望著人來人往的街道,心中清楚 “酒香也怕巷子深” 這句俗語在這偌大京城的分量。儘管藥堂已然小有名氣,可京城實在太過龐大,眼下他和小夥伴們竭盡全力,診治範圍也僅僅只能覆蓋周邊的幾個巷子。這已經是他們目前能力的上限了,更多的拓展,只能交給時間慢慢沉澱。
回想起之前利用現代營銷手段,那些在旁人看來或許有些惡俗的辦法,比如偷偷摸摸張貼牛皮癬廣告,在人潮中強行發放宣傳單頁,雖然確實為藥堂帶來了不少流量,也有了一批穩定的患者,但胡秋水心裡明白,要想讓濟世藥堂真正長久地屹立不倒,再次達到如往昔般甚至超越往昔的高度,仍需付出一番苦功夫。
這日,藥堂裡稍顯清閒,胡秋水將二蛋、小川子以及一眾學徒召集到後堂。屋內光線有些昏暗,幾盞油燈搖曳著微弱的光,映照著眾人或疑惑或專注的臉龐。
“大夥都知道,咱們藥堂能有今天的局面,不容易。” 胡秋水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神色凝重,“但咱們不能滿足於此。如今咱們的能力有限,能照顧到的患者範圍也小,往後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二蛋撓了撓頭,憨笑著說:“秋水哥,咱都聽你的。可咱接下來該咋做呀?”
胡秋水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咱們得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就拿之前來的那些患者來說,他們有的身患重病,滿心焦慮;有的為求子四處奔波,身心俱疲。咱們不僅要治病,更要給他們提供好的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那是啥呀?” 一個小學徒睜著大眼睛,滿臉好奇地問道。
胡秋水耐心解釋道:“就是要讓患者感受到咱們的關心和理解。當患者來的時候,咱們要熱情接待,耐心傾聽他們的痛苦。能治癒的病症,咱們要給他們詳細解釋治療方案,讓他們心裡有底;不能治癒的,也絕不能敷衍了事,要和他們好好溝通,告訴他們如何緩解症狀,如何提高生活質量。”
小川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秋水哥,我明白了。比如說之前那位患有風寒溼痺的大爺,每次來治療,咱們都得問問他這幾天感覺怎麼樣,生活上有沒有什麼不便,讓他知道咱們是真的在意他。”
胡秋水讚許地看了小川子一眼:“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再拿李夫人來說,她多年不孕,心理壓力肯定特別大。咱們在給她治療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她,讓她保持積極的心態。”
說到這裡,胡秋水想起了李夫人第一次來藥堂時的模樣,眼神中滿是痛苦與無助。而如今,她已經成功懷孕,即將迎來新生命。這不僅是醫術的成果,更是他們給予患者希望與支援的見證。
“咱們還要注意和患者溝通的方式。” 胡秋水繼續說道,“語氣要溫和,不能生硬。有時候,一句貼心的話,比什麼都管用。”
一個學徒小聲說道:“秋水哥,可要是碰到那種脾氣不好,故意刁難的患者咋辦呀?”
胡秋水笑了笑:“不管患者態度如何,咱們都要保持耐心和禮貌。要知道,他們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才會情緒不好。咱們多包容一點,用真心去對待他們,說不定就能化解他們的不滿。”
二蛋拍了拍胸脯:“秋水哥,你放心吧!我雖然不太懂這些大道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