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農具釤子(第1/2 頁)
沈玉姝到柴房看了眼靠牆放的幾件農具。
鐮刀、連枷、鋤頭都是些小農具,沒有一件大傢伙。
三畝地靠鐮刀割得割到什麼時候去,還是得弄個省事的傢伙什出來。
她想起空間的行動式收割機,搖頭掠過,眾目睽睽的也不能拿出來用,還是得回空間翻翻書,現做。
既要做現成的農具十天半個月怕是不夠,她和眾人打了招呼急匆匆走向後院。
書都在竹樓書房放著,關於農業的書被她塞進了一個格子。
關於農業工具的書不多,一通翻找後只在一本農具發展史的書上找到了關於麥收農具的介紹。
其中有一件看起來正適合,釤子。
準確的說是由麥釤、麥綽、麥籠三個物件組成。
配以木柄、滑框、拉繩等附件。
而且這個農具不算複雜,連做帶熟悉半個月時間足夠用過了。
釤子割起麥子來比鐮刀快上好幾倍,還不用彎腰堪稱神器。
就是需要身強力壯的男人才能舞的動。
明朝徐光啟在《農政全書》卷二四里說:“釤,長鐮也,……其刃務在剛利,上下嵌系綽柄之首,以芟麥也。比之刈獲,功過累倍。
她弄清楚其中的一些小細節,把農具拆解開畫在了黃麻紙上。
一忙起來就忘了時間,知道顧氏喊她吃飯才停筆。
中午吃完飯顧不上休息拿上圖紙直奔正房找沈安信商量。
她怕顧氏在睡覺,也不好大聲說話,只能扒在門縫上低低的朝裡喊,“爹,爹,你快起來,我有好事找你。”
顧氏懷孕後覺淺,儘管女兒說話聲小可還是最先醒了。
她推了一把枕邊人道:“女兒找你呢,快去看看有什麼事。”
沈安信被顧氏推醒,腦子還有些犯迷糊,轉過身才聽到門外鬼鬼祟祟的動靜。
開門聲響起,沈玉姝靠著門力道沒收住,差點一頭栽到地上。
沈安信眼疾手快的將人扶住,皺眉斥了一句。
“在自己家鬼鬼祟祟的像什麼樣子,被你娘看到又要說你,快站好。”
沈玉姝吐了吐舌頭,“在自己家,我用得著哪裡鬼鬼祟祟嘛。”順道把圖紙塞他手裡。
沈安信接過看了半晌,嘴巴不由張大,舉著紙橫看側看。
這這畫就像真的東西立在紙上。
“這啥意思?要這麼大個簸箕幹嘛,裝你啊?”
沈玉姝仰頭衝他撇嘴,“爹說得笑話一點都不好笑,我這麼大的人能裝下嗎?”
這是割麥子用的,我打算把咱家的那兩把鐮刀拆了改裝到一個大簸箕上。
你想想到時候用這個東西收割麥子多快。”
沈玉姝把人拉到堂屋的椅子上,指著圖上幾個地方一通解釋。
“這個大簸箕中間用細竹篾編成小孔網狀。
簸箕三邊用木頭做成彎曲形的拐把。
箕口處用薄木板鑲頭安裝釤刀。
箕口兩端一端裝大概三尺多長木柄一端系短繩。
這個邊安上鐮刀,一根繩子兩端分別系在握把與竹編骨架底部的中間。
手把帶著繩子,到時候這樣一甩。
半圈麥子就掉到這個簸箕裡,倒到身後捆起來就能拉回麥場。”
她演示完,挑眉,“怎麼樣,是不是比彎腰割快。
這個東西只要有把子力氣就能用。”
沈安信越聽眼睛越亮,手上的力氣直把圖紙都給抓皺了。
不過他卻不贊同女兒說的,搖頭,“這東西只怕光有力氣不行還要講巧勁。”
沈玉姝豎起大拇指,真厲害,一下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