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人心收割機(第1/2 頁)
孫承宗將昨晚戰況寫成奏本,與在場大員共同簽名,命錦衣衛速速呈往宣府。
進入巳時末,就在這文淵閣。
內閣、六部、督察院、錦衣衛、東廠、翰林院、五大寺、順天府四品以上官員,六科給事中、都給事中、在京勳貴被悉數召集。
一大早這些大臣就接到內閣傳令,把文淵閣被塞得滿滿的。
人員到齊,見主座上坐著孫承宗,很多朝臣心裡五味雜陳。
來的路上看到了大街上屍山血海,殿外還有人收斂屍體清掃血跡,膽子小的仍在不停發怵。
看來天子真的快油盡燈枯了,一個月沒有見著,不然也輪不到孫承宗聚叢集臣。
昨晚那麼多人叛亂,雖把叛賊殺出城外,但大明的明天究竟該何去何從?
孫承宗清了清嗓子,說起了開場白。
“諸位,京師之事想必大家都已清楚,今日你等衙門有人沒來,已經與叛賊同流合汙,大明對於叛亂者絕不留情,將悉數滅之!
唯今之際,諸公該作甚作甚,誰敢亂散謠言,誰敢與叛軍勾結,格殺勿論!”
孫承宗聲音渾厚,言語中透露殺伐之氣,讓在場部分人心中發毛,或者說非常不爽。
你一個文臣,還是首輔,哪有那麼多打打殺殺,我等同為大明一員,有資格討論朝政,難道就只有你關心大明嗎?
話音剛落,兵科都給事中王績燦上前作揖:
“首輔大人,陛下龍體欠安如此之久,京師發生這般叛亂,下官嚴重質疑內閣六部不作為,該為此事負全責!”
王績燦充當先鋒官,一副咄咄逼人,這個昔日的周延儒小卒子,彷彿站上了道德制高點。
孫承宗聞言心頭直罵娘,事情還沒得到完美解決,就開始興師問罪,這是臣子當下該說的話嗎?
皇帝痛恨言官,癥結點就在此處,一天到晚不思怎樣處理事務,只曉得瞎基巴叫嚷,純屬迂腐庸才!
孫承宗冷哼一聲。
“那依王大人所言,我等是不是該被千刀萬剮?逃出京師的賊人怎麼辦?待懲治我等後再去清剿嗎?你來領銜朝堂發號施令嗎?
哼!那時恐怕反賊已掀起燎原之火,你質疑內閣六部,你手下給事中張晉彥參與叛亂,被錦衣衛抓捕,你作為兵科一把手,就不該被問責嗎!”
孫承宗擲地有聲,一番話讓這傢伙縮了縮脖子。
那些本欲緊緊跟上王績燦的大臣,也被著實捱了一悶棒。
“本閣不想與你等迂腐之輩耍嘴皮,本閣要告訴爾等,聖上自有御斷!
你王績燦該反思裁掉的衛所為何會叛亂,大明將士百年來為何戰力不佳,大明軍隊該作何改革,而不是看著洪水襲來,先將同僚推下去!”
王績燦被搞得毫無招架之力,孫承宗閃現一絲輕蔑,轉而嚴肅地說道:
“本閣今日召各位來,就是告知諸位,大明好好的,聖上也安然無恙!
爾等該幹嘛幹嘛,朝廷自有方略清剿叛賊,對於昨日建功立業者,朝廷自會封賞,趁亂胡作非為者,決不輕饒!都散了吧!”
孫承宗三言兩語下達逐客令,很多人不禁發懵,看來召集他們並非想商討事務,而是下發通知,或者說乃一種告誡。
尤其那句聖上無恙是啥意思?還沒輪到我發言呢,這樣就打發了?
不過瞧見殿中錦衣衛威風凜凜,曹化淳、李若鏈看孫承宗的眼神,都有種莫名狂熱,孫老頭還不顧禮節轉過身去,只得不甘心地作揖告退。
群臣離去,殿中只留下二十餘大佬,方才孫首輔這番說辭,若換成半年前,當中不少人同樣會表露不滿,甚至來場撒潑也無所謂。
不過半年來發生這麼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