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談合作(第1/2 頁)
林年現在拍攝的這部劇,劇名初步定為《犯罪調查》,正如火如荼地拍攝著。節目組為了保證真實感,全部都是實景拍攝,雖然省了搭建場景的費用,卻增加了外聯部門的溝通成本。
不過這都不在林年關心的範圍內,她只需要專心拍戲。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其他人也在各司其職,各自努力著。
比如,將要談合作的林斯和邵樂樂。
林斯所在的公司影音室剛剛結束放映電影《歸來》,之前做宣發,林斯還追過林年的電視劇,但是這還是第一次在大熒幕上看到她。
“樂樂,電影拍得很棒!”電影結束,林斯隨即來到邵樂樂面前。
林斯在之前溝通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今天來的是邵樂樂,將要合作的電影是林年拍攝的《歸來》。邵樂樂卻一心關注幕後,完全沒有注意合作的團隊裡有哪些人,所以今天一見到林斯,她都沒反應過來,只以為對方來這裡有其他工作。
“真的?那太好了。我剛才才反應過來原來你就是我們這次要合作的物件。”
“當然是真的了,沒有濾鏡光環的加持,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好電影。就我閱片無數的經歷,我覺得你們這次參加柏林電影節的希望還是蠻大的。”
“之前沒確定要參加哪個電影節,都瞭解了一下,覺得柏林電影節算是對華語電影比較友好的,我也重新翻出來一些往年入圍的華語電影又看了一遍,水平都很線上。”
“其實戛納電影節對華語電影也很不錯的,不過柏林電影節的好處之一在於它舉辦的時間比戛納電影節稍微早一點。你這部電影,我記得林年拍攝完畢也就是暑假前後吧,你後期製作了多久?四個月?其實將將滿足他們關於一年內製作完成的要求,如果報名戛納的話,可能就超時間了。”
“是的,我們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準備報名參加柏林電影節。”
涉及到業務問題,同行的公司宣傳部負責人上前接過話茬。說話的人叫賀煒,和林斯也認識,畢竟同做宣傳或公關,大大小小的場合都碰到過。
“你們這麼早決定其實很好,這樣我們就可以提前準備很多工作。今天又提前看了你們剪輯的成品,整體上來說,我認為是夠資格報名的,而且可以報主競賽單元。既然大家都認識,我也得實話實話,不跟你們玩那些虛的,這樣才能對後面順利入選有幫助,對吧。”一行人帶著複製來到會議室,就合作之事繼續洽談。
“我知道,貴公司的宣傳部肯定也對各大電影節有所瞭解,但是畢竟之前主要走商業片路線,所以對與參加三大電影節的操作不是特別熟悉,這才給了我們機會,我們也到對得起你們的信任。我們這裡常年負責的是各大影視劇播出前後的宣傳以及國內外電影節的營銷公關,因此對各個電影節的調性把握地是十分精準的。”林斯繼續說道,主要還是打消對方的疑慮。
“網站上你們能查到的都是公開資訊,對於裡面具體的流程和操作可能就不如我們這邊熟悉了,我們也是有常年駐柏林遠端工作的人員,因此對於內情瞭解更詳細。另外一個就是這個電影不算是海外特供片吧?”
“不是,我們也有打算在國內上映的。”賀煒說。
“那就好,現在海外特供片很多在國內不上映而是先參賽,等拿了獎項或者入圍之後再回來上映,這樣的電影很多是故意迎合海外觀眾,其內容製作往往存在很多問題,因此很難拿到龍標。說這個也不是說咱們的電影要面上又紅又專,而是為了你以後發展考慮,對吧?”
“咱們今天先初步拉一下時間表,回去之後,樂樂你可能還是需要再思考一下電影的剪輯,目前這個版本已經很好了,但是你可以再突出一下主題。這個等我們團隊多看過幾遍電影以後再來和你們談。到時候我們直接去你們公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