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種地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第1/2 頁)
作為新中國的長子,整個東三省可謂是做好了好大哥的榜樣。
全國糧食出口基地、全國大豆出口基地、全國重工業基地、全國輕工業基地,這些名頭隨便拿出一個來在其他省份都是值得驕傲的存在。
歷朝歷代,華北華中華南都曾爆發過或大或小的糧食災荒,唯有整個東三省屹立不倒,不僅如此還源源不斷地朝全國各地開始輸血,糧食、機械、煤炭、石油組成了一個偌大的物流網線。
糧食更是重中之重,肥沃的黑土地雖然達不到一年三收,甚至一年兩收都是奢侈,可是單單憑藉一年一收,也滿足了絕大部分東三省老百姓的口糧。
因為是一年一收的緣故,故而所有人對這次耕種很是在意。
老祖宗所制定的十二節氣更是成為標準之一。
這幾天天氣是有些回溫,從青龍縣城回來的一路上,張鐵軍更是發現了不少地方的河流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融化。
零下溫度的積雪早已經將田地裡面的害蟲全部殺死,如今積雪融化,讓田野間的泥土也有了些許溼潮,正好是翻地的時候。
張鐵軍忽然想到什麼詢問張雲朵道:“姐,你會種地嘛?”
張雲朵翻了一個大白眼珠子:“你這不是廢話嘛,你姐上的廳堂下的廚房,要不是因為看孩子,你姐我幹得比老爺們還老爺們呢!”
“現在幹活兒有什麼講究嘛?”張鐵軍裝作漫不經心道。
“當然了,那句順口溜你沒聽過?一年四季在於春,春季沒雨就發昏,種子肥料價格高,種完之後就得澆!”張雲朵用筷子指了指外面的烏雲說道:“其實要是按照現在來說,種麥子已經算是晚了的。”
“那姐什麼時候種麥子才不算晚啊?”張鐵軍問。
“立冬小麥十一月,備菜坎菜凍水罐,大雪冬至十二月,總結全年好經驗。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溫防腐爛。”張雲朵倒是張嘴就來。
“那你說這幫人現在這是做什麼呢?”
“還有問?關東山天氣和平原不一樣,冬天長春夏秋都短,雪一化,在一冷,冰碴子就容易凍傷,要適當的鬆鬆土。”張雲朵喝了一大口粥:“老弟,你今天是怎麼了?怎麼忽然想起來問1種地的事兒了?”
“沒事,就是好奇了。”張鐵軍搪塞道:“當了這麼多年農民,要說出去自己不會種地會不會被人笑話啊?”
“那句話怎麼說來的?”張雲朵嘟囔半天:“尺子長,手指頭短”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吧,老姐。”張鐵軍撲哧一下笑出聲來。
“就是這個意思,老弟你已經夠厲害了。”張雲朵肯定道。
張鐵軍繼續問道:“那老姐,你說現在要是補種糧食還來得及嗎?”
“呦。”張雲朵也是遲疑了一下,好在她並沒有發現張鐵軍心底的意思:“要是說應該是來不及了,種地這個事兒,最講究的就是節氣,可不能背對著老天爺走,要不然收成容易不好。”
“那要是真的來不及了呢?”張鐵軍繼續問道。
“倒也不是一點辦法沒有,這個啊,就要看環境了。”張雲朵雖然大字不認識幾個,可是說起種地的事情來,除了表達能力稍遜之外,其他方面卻毫不遜色所謂的農業專家。
“姐,你能仔細說說嗎?”
“這個一兩句也說不清楚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張雲朵輕聲道:“要看你想要種點啥,老話不是說得好嗎,淹不死的芹菜,旱不死的蔥,陰種豆子,晴種棉花,連陰小雨種蔬菜,高地芝麻,窪地豆,橫種地瓜,豎栽蔥,深栽茄子,淺扒拉蒜,立夏要種瓜,否則不開花,豆角去了頭,力氣大如牛,紅薯不扯藤,白乾一晃年,八月的菠菜,長得像鍋蓋,水蘿蔔不怕養,越鋤越肯長,過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