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樊哈兒前傳:傳奇的起點(第1/4 頁)
在四川東部的大竹縣清河鎮,有個叫範紹增的孩子,因其模樣憨態可掬,行事又透著股子天真無邪的傻勁兒,被人們親切地喚作“樊哈兒”。他出生在一個家境頗為優渥的鄉紳家庭,那庭院深深的大宅院裡,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硃紅色的大門彰顯著家族的尊貴。按理說,這樣的出身應當是走那讀書入仕的光明大道,將來或為官一方,光宗耀祖;或成為一代大儒,名垂青史。
然而,樊哈兒卻對讀書毫無興趣,書本上的那些之乎者也在他眼中猶如天書般枯燥乏味。他坐在書房裡,聽著先生搖頭晃腦地誦讀經典,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窗外的鳥鳴聲、街頭的喧鬧聲都比這沉悶的課堂更能吸引他的注意。他望著窗外的藍天白雲,想象著自己像那些英雄豪傑一樣,闖蕩江湖,行俠仗義。
相反,他整日調皮搗蛋,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樊哈兒最愛去的地方便是那街頭巷尾的茶館,裡面的說書人講得繪聲繪色,每一個故事都彷彿是一幅生動的畫卷在他眼前展開。水滸三國裡英雄豪傑的故事如同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徐徐展開,從此在他的心裡種下了一個大大的江湖夢。
他常常沉浸在那些英雄的世界裡,想象自己是魯智深,揮舞著禪杖,路見不平一聲吼;又或者是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威風凜凜。每次從茶館出來,他都覺得自己彷彿也擁有了英雄的力量和勇氣。
除了茶館,那街頭巷尾的賭博攤子也對他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那些五顏六色的籌碼、緊張刺激的氛圍,讓他心跳加速。沒多久,他便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家裡的長輩們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多次苦口婆心地教導,甚至棍棒相加,試圖讓他迷途知返。可樊哈兒就像著了魔一般,對這些管教充耳不聞。
他覺得在賭桌上,一切都充滿了未知和刺激,每一次下注都是一次冒險,每一次贏錢都能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整日流連於賭坊,把家裡給他的零花錢都輸了個精光。
終於,在一次輸得底兒掉的賭局後,憤怒至極的爺爺再也無法容忍這個不成器的孫子。那是一個陰霾密佈的日子,家族中的長輩們齊聚一堂,面色陰沉。爺爺坐在正位上,手拄著柺杖,氣得渾身發抖。
“這個逆子,敗壞家風,留他不得!”爺爺怒吼道。
於是,下令讓伯父將他活埋,以除家門之禍。
那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日子,樊哈兒被綁著帶到了家族的墓地。土坑已經挖好,他被推了進去,土一點點地落在他的身上。恐懼和絕望籠罩著他,他的眼睛裡充滿了驚恐和無助。
好在伯父終究是不忍心,趁眾人不注意,偷偷把他挖了出來,解開他的繩索,塞給他一些盤纏,急切地說道:“孩子,快逃吧,逃到你舅父家去,別再回來了。”
13 歲的樊哈兒,就這樣被迫離開熟悉的家,帶著滿心的迷茫和不甘,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他身無長物,只有幾件破舊的衣物和伯父給他的那點盤纏。一路上,他風餐露宿,受盡了苦頭。
到了渠縣,樊哈兒四處尋找生計,他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眼神中充滿了迷茫和渴望。最終在一家茶館謀得了一份小夥計的工作。他性格開朗,彷彿天生就帶著一股能讓人親近的魔力,做事又幹脆麻利,很快就得到了禮字袍哥大爺張作林的賞識。
張作林常來這家茶館喝茶,他注意到了樊哈兒這個機靈的孩子。樊哈兒端茶送水,手腳勤快,臉上總是帶著真誠的笑容。張作林見這孩子機靈聰明,便將他收為得力助手,樊哈兒也順勢加入了袍哥。
從此,樊哈兒跟著張作林,開始接觸到江湖中的種種人和事。他學習著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聰明才智和勇敢果斷逐漸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