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長談闊論(第1/2 頁)
秦祿向江易推薦同鄉好友劉崢,此人才學淵博。
並告訴江易,劉崢有治國之才,而且是真有本事。
“他非常有才學,可惜幾次科舉不中。這幾年賦閒在家,生活有些貧苦。前幾天跟他見面,我就勸他為你效力。”
江易聽著心中很高興,如果這樣的人才能為自己效力。
自己的團隊實力就會強大一分,感覺此人如同他那個世界的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又有點像明朝的劉伯溫。
“改天你帶他來見我,考考他的才學。如果讓我滿意,就給他安排職位。”
秦祿誇劉崢很有才學,江易也相信了幾分,希望對方有實踐能力。
“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不用改天,我這就去把他帶來。”
秦祿站起身離開,讓江易在此等候片刻。
他的好友正在城內觀察民情,瞭解一下江易是不是一位明主。
半個時辰過後,秦祿帶著一箇中年男子來到客廳。
江易打量了一下對方,眼前之人正是劉錚。
他穿著一身灰色破舊儒袍,留著短鬍子,身高約一米八左右。
頭戴巾幘,人倒是挺乾淨的。
“在下劉崢,字廣榮,萊州長山縣人。”
劉崢向江易作揖行禮,也同樣在打量著他。
“請坐,我有些事向你請教。”
劉崢坐了下來,“請問吧。”
“你有哪些擅長的?說到能否做到?”
“在下略知天文、地理、軍事、治國之道,熟讀儒家經典,不知刺史大人想問哪方面?”
“那就說目前的局勢,李耿率五萬大軍即將到達漢陽。我軍實力較弱,該如何應對?”
“漢州軍訓練時間不足,但是士氣高,與李耿所率之軍一戰未必會輸。依靠堅固的城池防守,拖得越久,對漢州軍越有利。”
劉崢分析了兩軍目前的情況,只要漢州軍不出現重大失誤,還是能戰勝來犯之敵。
估計漢州有不少人認為這一戰,李耿的勝算更大。
“永康帝只派五萬大軍來,只是試探漢州軍的實力。若是梁軍輸了,以後不會再來戰。永康帝派人宣旨意,承認你漢州刺史的身份。”
漢州名義上還是大量的領土,但不會得到更多的資助。
只會讓漢州境內勢力自生自滅,再趁機收回漢州控制權。
“若是我們打贏了,遼軍會趁虛而入。你認為又該如何應對?”
“刺史大人不必擔憂,若是遼軍南下,你可以率軍以逸待勞。漢中很多地方不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遼軍必然失去優勢。”
當初江易就是以少勝多,並繳獲六千多匹馬,俘虜了一千多遼軍。
如今江易擁有數萬大軍,只要損失不大,絕對能夠戰勝遼軍。
“李耿身經百戰,又如何應對?”江易又問道。
“刺史大人可以實行堅壁清野,依靠高而堅固的城池防守。如果能夠切斷梁軍糧草補給路線,就更好了。”
江易聽了之後微微點頭,當初也是這麼想的。
只是兵力不足,無法切斷梁軍的補給線。
廣同、通平、曲安三線以東百姓向西搬遷,百姓的房屋也破壞了。
等到了陰雨天,甚至到了冬天,梁軍沒有遮風擋雨的地方。
他們也只能住在帳篷裡,雖然能起到擋風雨的作用,卻沒有住在房屋裡那麼暖和。
田地裡的糧食也提前收割了,雖然會影響產量,但免得讓梁軍收割。
“來漢陽的路上看到了,有些地方田中無糧。房屋毀壞至不能居住,百姓全部搬遷,刺史大人此舉甚妙。”
這也是最好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