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烈國風雲(第1/2 頁)
靈歷193年,深秋的風裹挾著絲絲涼意,源國二路軍在邵孝義與方善柯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抵達了烈國邊境。一路上,塵土飛揚,士兵們的腳步聲、戰馬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出征的樂章。
邵孝義騎在一匹矯健的白色戰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身著一身堅固的鎧甲,鎧甲上的紋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彰顯著他的威嚴與決心。方善柯則騎著一匹黑色的駿馬,緊跟在邵孝義身旁,他的眼神銳利如鷹,時刻警惕著周圍的一切。
“方將軍,這烈國地勢平坦,利於騎兵作戰,但他們卻憑藉堅固的城池據守,我們得小心應對。”邵孝義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秋風中清晰地傳向四周。
方善柯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眼前的城池,說道:“邵將軍所言極是。這城池高大堅固,城門緊閉,強攻必然會造成重大傷亡。我們必須另尋良策。”
二人說著,大軍已在距離城池不遠處紮下營寨。營帳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原野上,士兵們忙碌地穿梭其中,有的在搭建營帳,有的在餵養戰馬,有的在擦拭兵器,整個營地一片繁忙景象。
邵孝義與方善柯走進主營帳,攤開地圖,仔細研究起烈國的地形和城池佈局。地圖上,烈國的城池猶如一顆堅固的釘子,釘在這片土地上,周圍的道路、河流等地形要素清晰可見,但每一條進攻路線都彷彿被這城池的陰影所籠罩。
“這城池四周開闊,我們難以隱蔽接近。而且,烈國雖軍隊戰鬥力不強,但依靠這堅固的城池,我們一時半會兒還真難以攻克。”邵孝義皺著眉頭,手指在地圖上輕輕劃過城池的標記。
方善柯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說道:“邵將軍,我有一計。我們不妨採用圍城打援之策。先將城池圍住,切斷城內的糧草供應,讓他們不戰自亂。同時,在城外設下埋伏,等待前來救援的敵軍。如此一來,既能消耗城內敵軍的力量,又能消滅城外的援軍。”
邵孝義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點頭道:“此計甚妙!不過,我們要做好周全的部署,確保萬無一失。”
於是,二人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邵孝義下令士兵們挖掘壕溝,設定鹿角,將城池團團圍住,斷絕了城內與外界的聯絡。同時,他挑選了一批精銳士兵,組成了多個小分隊,分別埋伏在通往城池的主要道路兩側。這些士兵隱藏在茂密的草叢、樹林之中,身上塗抹著與環境相近的顏料,靜靜地等待著獵物的到來。
烈國國君烈邪得知源國軍隊圍城的訊息後,驚慌失措。他在宮殿內來回踱步,臉上滿是焦慮和恐懼。
“這可如何是好?源國軍隊來勢洶洶,我們的軍隊戰鬥力本就不強,如今被他們圍住,這可如何是好?”烈邪的聲音顫抖,帶著一絲絕望。
一位大臣戰戰兢兢地說道:“陛下,我們不如向周邊國家求救,或許他們能派兵支援我們。”
烈邪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點頭道:“對,對!快,快派使者向周邊國家求救!”
於是,烈國的使者們紛紛騎著快馬,帶著求救信,向著周邊國家疾馳而去。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邵孝義早已料到這一招,在各個要道上都安排了暗哨,密切監視著烈國使者的動向。
而在烈國城外,邵孝義與方善柯正密切關注著城內的動靜。他們每天都會派出偵察兵,靠近城池觀察敵軍的反應。
“將軍,城內的敵軍似乎有些慌亂,他們頻繁地在城牆上巡邏,還不時地向城外張望。”一名偵察兵回來報告道。
邵孝義微微一笑,說道:“看來,我們的圍城之計已經初見成效。他們被困在城內,糧草漸漸短缺,自然會感到恐慌。”
方善柯也點頭道:“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他們很可能會拼死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