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解剖臺的暗格(第1/2 頁)
柏林仁愛醫院地下三層的冷氣滲入骨髓,林未央的指尖懸在034號冰櫃的金屬拉手上。手機螢幕在黑暗中泛著冷光,周慕雲傳來的加密郵件裡,法醫報告的最後一行字刺入眼簾——“林崇山骨灰盒內檢出未完全碳化的鈦合金晶片。”
她用力閉了閉眼,耳畔又響起七小時前顧星辰在電話裡的低語:“解剖臺下的暗格,藏著林顧兩家最後的秘密。”那聲音裹著電流雜音,像一把生鏽的鑰匙攪動記憶的鎖芯。
冰櫃彈開的瞬間,福爾馬林溶液的氣味混著黴斑撲面而來。林未央戴上乳膠手套,指尖撫過父親遺體的右手——拇指缺失的傷口處,鈦合金指套在冷光燈下泛著幽藍光澤。她突然想起昨夜在老宅廢墟找到的工程日誌,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張x光片:這枚指套內部中空,刻著微縮榫卯結構。
“叮——”
電梯抵達的提示音驚碎死寂。林未央迅速將遺體推回冰櫃,閃身躲進標本陳列架的陰影中。細高跟叩擊瓷磚的聲響由遠及近,蘇棠的香水尾調混著血腥氣鑽入鼻腔。
“顧總吩咐,今晚必須轉移所有樣本。”
機械臂關節轉動的嗡鳴聲中,林未央看見兩名黑衣人將標著“cl-07”的冷凍箱搬上推車。箱體表面的冷凝水劃過雲築集團的logo,在瓷磚上暈出北斗七星的形狀。
待腳步聲消失在消防通道,她掀開冰櫃底層的隔板。父親右手佩戴的鈦合金指套突然彈開,微型鐳射束在地面投射出經緯度座標——北緯52°30’,東經13°22’,正是柏林牆殘骸博物館的位置。
解剖室的排風扇突然停轉,林未央的後頸滲出冷汗。她摸到解剖臺邊緣的榫卯紋路,翡翠平安扣的裂紋恰好嵌入凹槽。隨著一聲沉悶的齒輪咬合聲,不鏽鋼檯面橫向平移,露出下方塵封的暗格。
三卷裹著油紙的建築圖紙、半枚染血的素圈戒指、以及貼著“活體實驗”標籤的冷凍管陳列其中。林未央展開最上層的圖紙,瞳孔驟然收縮——這是1908年滬杭鐵路橋樑的原始設計圖,曾祖父的簽名旁附著手寫批註:“每立方混凝土摻林家骨粉七錢,顧家骨髓液三合。”
冷凍管在掌心泛起白霜,標籤上的日期標註著2003年7月21日。那是她十六歲滑雪骨折的夏夜,主治醫師從她髂骨抽取200骨髓液的日期。手機閃光燈掃過管壁,懸浮在淡藍色液體中的,赫然是一截刻滿星圖的鈦合金骨釘。
“原來我的骨頭早就成了建材”她踉蹌著扶住解剖臺,指甲在金屬邊緣掐出月牙痕。記憶如鋒利的解剖刀剖開皮肉:父親書房簷角的驚雀鈴、顧星辰腕間燙傷的疤痕、慕尼黑公寓火災中燒焦的畫筒所有零散的線索在此刻串聯成血腥的鏈條。
“哐當!”
通風管道蓋板突然墜落。林未央抓起冷凍管塞進風衣內袋,轉身時撞翻標本架。泡在防腐劑中的骨骼標本紛紛炸裂,福爾馬林溶液漫過她的小腿,刺鼻的氣味灼得眼眶發痛。
“林小姐對死人骨頭很感興趣?”蘇棠的聲音從排風扇後傳來。她的機械臂穿透鐵柵,指尖彈出的鋼索纏住林未央腳踝,“顧總在董事會等你,關於林氏營造廠併購案的最終表決。”
林未央抄起解剖刀斬斷鋼索,刀尖劃過蘇棠的機械關節迸出火星:“告訴顧星辰,想要cl-07的配方,就拿慕尼黑火災的錄影來換!”
警報聲撕裂死寂。林未央撞開通往停屍間的暗門,冷櫃矩陣在眼前鋪展如迷宮。034號冰櫃的電子鎖突然亮起紅光,虹膜識別的瞬間,她看見冰櫃內壁用血漬畫著殘缺的星圖——正是顧星辰鎖骨刺青缺失的“天璇”位。
手機在此刻震動,未知號碼傳來實時定位。地圖上的紅點正在向黃浦江移動,附言只有德文單詞:“unendlichkeit(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