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金剛仙(第1/4 頁)
唐文宗開成年間,在那山清水秀、雲霧繚繞的清遠,有一座峽山寺,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這如畫的山水之間。寺中香菸嫋嫋,梵音陣陣,僧人們每日誦經禮佛,過著寧靜而祥和的生活。
一日,寺裡來了個胡僧,他自稱從西域而來,精通梵文、梵語,名叫“金剛仙”。這胡僧身形高大,高鼻深目,一襲僧袍雖然樸素,卻難掩其獨特的氣質。方丈見他談吐不凡,便撥了一間精舍,將他留了下來,並給了他個僧職,請他用梵文來印證寺裡的佛經典籍。
胡僧東來,隨身之物極為簡單,除了一身僧袍,就只有一個銅缽盂,那缽盂有臉盆那麼大;還有一支鐵禪杖,卻只有胳膊那麼長。他常常自誇,說這兩件都是法寶,可驅神鬼、招雷電、縛蛟龍。然而,寺裡的僧人們聽了,大多隻是笑笑,沒有一個相信他的話。
峽山寺依山而建,景色秀麗,彩雲時常繚繞在金頂之上,飛瀑從山門旁傾瀉而下,放眼望去,四周皆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可奇怪的是,居士寮前的小庭院,卻寸草不生,無論種什麼,都會很快死去。
有香客送來兩棵大芍藥,本有一人多高,一紅一白,嬌豔欲滴。寺裡的僧人們怕這珍貴的芍藥種在這怪異的庭院裡被糟踐,便沒敢直接種到地裡,而是栽在了兩個大木桶中。可誰能想到,不出半天,這兩棵芍藥就遭了厄運,花朵凋謝,葉子也蔫了下去。
寺監得知此事,連忙讓工人合力扳倒花盆,只見地面上各有一個小洞。工人們順著洞口往下深挖了三尺,卻一無所獲,什麼也沒發現。
這時,金剛仙胡僧來了。他仔細檢視了一番後,說道:“此處乃地龍巢窠。天龍行於天,水龍潛於淵,而地龍游于山澤。這地行之龍,以草木精氣為食,隱於山嶽,遊於地宮,走到哪兒,吃到哪兒。世間四季更替、草木榮枯,一半是因為天時,一半便是因為它們。地龍游食四方,博觀而約取,所以草木大多是枯萎,而很少徹底死去。而今這條龍,只能困守一處,草木不得繁息,而龍又不能飽腹,實在是可憐。”
寺監聽了,連忙問道:“那它怎麼不走啊?難道是被寺裡的院牆困住了?”
胡僧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這只是因緣巧合而已。居士寮內供奉的迦葉尊者,乃是降龍羅漢。想必當日地龍游食至此,正值尊者造像落成,迦葉手持縛龍咒,神力所及,便將它鎮壓於此……”
寺監又問:“那……怎麼辦?拆了迦葉尊者像麼?”
胡僧連忙擺手:“不必,不必……”
當晚,天空突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一場大雷雨傾盆而下。只見金剛仙胡僧立鐵禪杖於庭院之中,那禪杖深入地下兩尺。大雨滂沱,天雷滾滾,雷霆彷彿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牽引,於虛空蜿蜒而下,直擊禪杖,聲如裂帛,電光四射。
頃刻間,土地開始翻湧,有物蠢蠢而出。竟然是一條手臂粗的蚯蚓,隨著雨水流到山下去了。這蚯蚓體長三丈,足足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才完全消失不見。
第二天一早,宿雨新晴,遠望滿山青蔥。只有窄窄的一線,草木盡枯,蜿蜿蜒蜒,扭向山中去了。金剛仙看著那一線枯木,說道:“瞧瞧瞧瞧,餓成這樣。”
後來,寺裡新買了一塊地,準備擴建僧舍。可奇怪的是,南面的圍牆始終壘不起來。換了幾撥工人,都是壘到一半就塌。沒辦法,只好停工,臨時在缺口那兒紮上籬笆。結果籬笆也扎不住,扎淺了無風自倒,扎深了齊根而斷。眾人都懷疑地下有東西,但是掘地三尺,卻什麼也找不到。
有個做雜役的寺工李樸,跟金剛仙關係不錯,便把這事兒跟他說了。金剛仙聽後,跟著李樸去了施工現場。
他用缽盂舀了半缽泥土,加水和成泥,捏成手掌大的一個牌子,一頭尖,一頭方。回到住處,把泥牌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