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104章 洪武九年十二月

第104章 洪武九年十二月(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幕胖女穿越還情債農夫相公是皇孫我用AI穿越歷史之從洪荒到現代大盛風華:退婚後我成權相你哭啥重生三國之中興大漢綜漫:瑞露穿越大明朱雄英斬神,我把你當閨蜜你要我當妻子絕區零:聽不懂!我幻想鄉的!大秦從陪伴幼年嬴政開始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寶可夢:開局腹黑小貓無知的我莫名參加聖盃戰爭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成州凱旋迴朝背叛我,我轉頭迎娶公主影視世界圓夢師hp魔教交換生狐妖小紅娘之我的水蛭姐姐紅樓,從文豪開始崛起

第一章:奉天殿的聖意

洪武九年十二月初一日,冬日的陽光灑在南京城的奉天殿,雖有暖陽,殿內卻瀰漫著一股肅穆的氣息。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下群臣。

朱元璋(聲音洪亮,威嚴地說道):“今日召你們前來,是要商議一事。朕聽聞近來朝堂之上,建言獻策者雖多,卻多有繁文縟節,真正關乎國家興衰、民生疾苦的要點,反而被那些華麗辭藻所掩蓋。朕命中書省制定建言格式,務必讓言者能直陳得失,你們可有何見解?”

丞相胡惟庸(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聖明。制定建言格式,確實能讓官員們的建議更有條理,便於朝廷審閱。只是這格式的具體內容,還需仔細斟酌。”

旁白:胡惟庸,身為丞相,在朝堂之上位高權重。他表面上對朱元璋的提議表示贊同,可內心卻在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他深知,這建言格式若制定得當,自己在朝堂上把控言論風向的難度便會增加;若能巧妙參與格式制定,或許能為自己謀取更多利益。

御史大夫陳寧(也站出來,附和道):“陛下此舉,實乃英明之舉。如今朝堂之上,有些官員為了彰顯自己的文采,建言時長篇大論,卻抓不住重點。制定格式,能讓建言更加簡潔明瞭,有利於朝廷快速決策。”

旁白:陳寧以嚴苛著稱,他緊跟朱元璋的思路,一是為了討好皇帝,鞏固自己的地位;二是他內心確實希望能借此整頓朝堂風氣,提高朝廷決策效率。他的附和,讓朱元璋微微點頭。

然而,翰林學士宋濂卻微微皺眉,面露思索之色。

宋濂(上前,恭敬地行禮後說道):“陛下,制定建言格式,本意雖好,但臣擔憂會限制言者的表達。若格式過於死板,會不會讓一些有獨到見解的臣子,因擔心不符合格式而不敢直言呢?”

旁白:宋濂,一代大儒,以學問和正直聞名。他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他深知文字表達的多樣性,害怕格式的限制會束縛住臣子們的思想,使一些寶貴的建議被埋沒。

朱元璋(微微頷首,目光看向宋濂):“宋愛卿所言,朕亦有考慮。但朕更看重的是實效。如今國家初定,百廢待興,朕需要的是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而非那些空洞無物的文章。格式的制定,並非要束縛言者,而是要引導他們將重點放在關鍵事務上。”

旁白:朱元璋的話語,堅定有力,透露出他對政治清明和官員盡責的迫切期望。他從底層崛起,深知民間疾苦和朝廷決策效率的重要性,所以希望透過制定建言格式,打破朝堂上的繁文縟節,讓真正有用的建議得以呈現。

第二章:中書省的爭論

退朝後,胡惟庸回到中書省,立刻召集下屬官員商議建言格式的制定。

胡惟庸(坐在主位上,神色嚴肅地說道):“陛下命我們制定建言格式,這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位中書舍人(小心翼翼地說道):“丞相,依卑職之見,這建言格式可先規定開頭和結尾的套語,中間則讓言者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既能體現對朝廷的敬重,又能讓重點突出。”

胡惟庸(微微點頭,又搖頭道):“開頭結尾的套語固然重要,但還不夠。這中間的內容,也得有個清晰的結構。比如,可先陳述問題的現狀,再分析原因,最後提出解決辦法。”

旁白:胡惟庸的心中,有著自己的考量。他試圖透過這種結構化的格式,讓自己更容易掌控建言的內容和方向。如果建言都按照他設定的框架來,他便能提前預判哪些建言會對自己不利,從而加以干預。

這時,一位年輕的官員站了出來。

年輕官員(鼓起勇氣說道):“丞相,如此格式,雖條理清晰,但會不會過於生硬?有些

目錄
八零最強奶爸:福寶是天道親閨女四合院:老六行為,易中海破防盜墓:九門總督,打造異人家族九叔:開局前往黃泉,成渡口之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