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到底穿越到了什麼世界?(第1/2 頁)
北宋徽宗崇寧元年,京東西路鄆城縣西溪村。
此時姜家書房之內,教書先生正被姜齊一番歪理邪說氣得火冒三丈。
只見他高高舉起戒尺,雙眼瞪得滾圓,厲聲喝問:“姜齊,先生且問你,你這滿嘴胡言,究竟是受了誰的教唆?”
“什麼叫滿嘴胡言?” 姜齊滿不在乎地癱在椅子上,目光隨意落在攤開於書桌上的《說文解字》《百家姓》《千字文》,以及新近流行的《太公家教》之上。“孔先生,我所言難道毫無道理?想當年孔夫子在世之際,周王室雖已式微,可畢竟還在。然而,為何你們孔家老祖宗卻總是往各諸侯國奔走,卻不曾想著為周天子出謀劃策,振興王室呢?”
“大逆不道!” 孔先生怒不可遏,手中戒尺如閃電般落下,在空中劃出一道殘影,“啪” 的一聲,重重打在書桌上。“我儒教門人,豈容你這般非議夫子!你如今既已開蒙,便也是夫子門徒,怎可說出如此大不敬之語?”
姜齊在書房中左躲右閃,一邊嬉笑,一邊為自己據理力爭:“先生,您瞧您,怎麼又著急上火了?我還沒問您孔子誅殺少正卯之事,還有那夫子見南子的典故呢…… 哎喲,疼疼疼!”
“又皮癢了是不是!乖乖趴著,娘給你上藥。” 姜文氏滿臉心疼地看著趴在床上、後背一片通紅的兒子,眼中淚光閃爍。她小心翼翼地將傷藥均勻塗抹在姜齊的背上,輕輕嘆了口氣,嗔怪道,“唉!我就沒見過這般先生,咱們好吃好喝地供著他,他竟把自己的學生打成這副模樣。不過就是個窮酸書生罷了,要不是你爹心善,他早就在曲阜餓死街頭了。不行,回頭娘得跟你爹好好說道說道,咱把這先生換了。”
“嘶……”姜齊被傷藥接觸面板帶來的冰冷感覺激的倒吸一口氣,回頭見自己娘這般模樣,忙笑道,“都一樣,天下烏鴉一般黑,換個新的老師,兒子還不得受兩茬罪?這就挺好。”
“你也是!”姜文氏一巴掌拍在姜齊的胳膊上,“就知道和人較勁,你跟你爹一樣,就是倔!就算贏了又能如何?什麼好處沒有,還連累你爹這時候給人先生賠禮。”
姜齊心中暗自嘆了口氣,他之所以這般刁難那位教書先生,實則是另有所圖。他並非是要試探先生學問的深淺,而是想借此機會,探探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對禮法規矩究竟看重到何種程度。
畢竟,他心中早有盤算,日後若真要踏上科舉之路,步入朝堂,就必須早早抉擇,自己究竟該站在哪一陣營:是支援變法革新的變法派,還是堅守傳統、因循守舊的頑固派,亦或是一心維護皇室權威的保皇派?
姜齊感受著後背如烈火灼燒般的疼痛,待母親離開房間後,心情愈發沉重。眼下正值崇寧元年,宋徽宗剛剛登基,起初幾年,倒也算得上英明有為。
可姜齊清楚,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之後的北宋,即將面臨靖康之恥,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中原大地陷入一片戰火紛飛之中。想到衣冠南渡的狼狽,金元鐵騎的肆意踐踏,還有那喊著 “渡河!渡河!” 卻含恨而終的宗澤,以及在風波亭慘遭冤殺的岳飛……
姜齊心中一陣煩悶,猶如一團亂麻,怎麼也理不清。
他深知,自己家所在的京東西路,乃是金兵肆虐最為慘烈的地區之一。若歷史真的按照原本的軌跡發展,這片土地上,又能有多少人得以倖存?
自重生以來,自打懂事,姜齊雖是玩鬧,卻也同時收攏著各種資訊,可是,知道的越多,也就越發焦慮!
其一,他滿心期待的金手指,始終未曾啟動。那不過是一個在腦海中不停轉動的圓圈,無論他如何嘗試,都毫無反應,宛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
其二,他的歷史知識,實在是半吊子水平。雖知曉一些歷史大事件,可也僅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