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明有了自己的拖拉機制造廠(第1/2 頁)
透過洛杉磯的晚間新聞播報,朱由檢才知道這座拖拉機制造廠的歷史和價值。
“據美聯社最新訊息,一座具有百年曆史,位於洛杉磯的拖拉機制造廠被大火吞沒。該廠曾為二戰提供大量的謝爾曼坦克,為盟軍部隊在歐洲戰場的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此次大火燒掉整座廠房和生產線,燒燬大量的大馬力拖拉機,據初步估算損失大概在十五億到十八億之間,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聽完播音員的報道,朱由檢才知道,撿到寶了。
這是一座價值十多個億美元的拖拉機廠,同時也是一座在二戰馳名的美軍坦克製造廠,大名鼎鼎的4謝爾曼坦克,就是這個廠製造的。這座承載無數榮耀和傳奇的拖拉機廠,如今他已經完整的,一個螺絲不差的進了朱由檢的口袋。
4“謝爾曼”坦克:由美國研製,採用焊接車體,炮塔頂部裝甲厚9毫米,車體前部裝甲厚50毫米,炮塔前部裝甲厚85毫米。可安裝過多種發動機。採用蝸殼彈簧轉向懸架。裝備過3型75毫米l/40加農炮、76毫米口徑炮等,還配備1挺127毫米口徑勃朗寧機槍和2挺762毫米口徑勃朗寧1919a4機槍。它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之一,從1941年到戰爭結束,美國工廠生產約53,000輛。
謝爾曼坦克火力比豹式坦殼差不少,不過這畢竟只是生產線,如果後期有了豹式坦殼的圖紙,和技術熟練的工人,生產任何一種坦克都不是問題。
只是生產拖拉機和坦克的生產線一定要放在內部省份,這樣才好保密和生產。
朱由檢和李巖研究了半天,最終決定還是放在河南洛陽比較好一些,這個地方地處中原,可以有效避免後世空軍飛機的轟炸。
大明王朝拿出建設拖拉機廠的方案後,帝國調集無數的能工巧匠去洛陽,建設拖拉機制造廠,蓋廠房,修公路,為了通水通電,還修建了一個小型的發電廠。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終於把一整條的拖拉機生產線安裝完畢。幸好這個廠還有很多大馬力柴油發動機和非常多的大配件,組裝起來沒難度,工人們經過努力嘗試,也生產出一批樣品。
不過在拖拉機制造廠的生產和建設上,還是史密斯和羅伯特兩人,出力最多。畢竟這兩人是柴油機電專家,很多事情都離不開他們兩人,兩人又是計算機天才,膝上型電腦裡面有很多資料,這讓朱由檢在很多方面都依賴兩人的幫助。
尤其是組織生產方面,史密斯曾經在造船廠待過,有過現代化的生產和管理經驗。
於是朱由檢就任命史密斯為洛陽拖拉機廠的廠長兼總工程師,負責拖拉機廠的所有生產和管理。
而東洋海軍鐵甲戰艦的駕駛和修理培訓工作,就全部由羅伯特負責。
自從擁有了史密斯這位來自現代社會的傑出工程師加入並負責管理之後,原本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的拖拉機廠迅速煥發出勃勃生機,並很快步入正軌。
在史密斯卓越的領導才能及專業知識的引領下,工廠不僅成功地培訓出數量龐大且具備高度專業素養的合格技術工人隊伍,還源源不斷地產出質量上乘、效能優異的各式拖拉機產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工廠更是憑藉其強大的研發實力以及先進的製造工藝,相繼推出多個不同型號的拖拉機。這些新型號的拖拉機能適應各種複雜地形和惡劣環境,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大明農民多樣化的需求。
這些優質拖拉機的問世,有力地推動了大明王朝農業生產的蓬勃發展。它們大幅提升了農田耕作效率,使得農作物產量節節攀升,尤其是糧食產量獲得顯著增長。
正因如此,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大明王朝的百姓溫飽問題終於得以迎刃而解。曾經因糧食短缺而生活艱難的民眾們,如今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