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長勢,過於喜人(第1/2 頁)
葉清蹲在田邊,呆呆的望著壟上已經發芽的稻穀。
一時間,什麼熊掌蜂蜜,統統不重要。
這才半天時間,剛撒下去的種子,就發芽了?而且好像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著是怎麼回事。
真就要一天發芽,三天成苗,五天出穗,七天開花,十天收穫的節奏?
究竟是異世界植物不講究基本法,還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葉清緩緩思索著。
種子,本地貨;土,本地貨;水,也是本地貨。
只有自己和工具不是本地的。
理科生的習慣在這一刻突然閃光。
拿出一根又直又長的木頭,一塊石頭和一把藤蔓,運用熟練的技巧製作了一把石鋤頭。
然後在空地上選了兩個相距五米左右的位置,一個用石鋤挖地,一個用寶具挖地。
同樣地,種下月星花的種子,然後覆土澆水,靜待發展。
做完這些事,簡單收拾了下,解決晚餐,期待著第二天的變化。
翌日清晨,葉清來到屋後的田畝,觀察稻穀的變化。
昨天發芽的種子,已經發展成幼苗,長出了一兩片小小的幼葉。
一邊的月星花,也破土而出,一個發出了幼芽,一個已經長出了幼苗。
果然,使用寶具耕種,會讓種子更快成長,對照實驗第一組,成功。
接下來兩天,葉清還實驗了用寶具澆水與否,甚至是完全手搓鑿制工具,不讓寶具有任何的參與等各種情況,最終得出結論。
在耕種的過程中,寶具的參與量越多,植物的生長速度越快。
“效率+100%。”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成果也會提高?”葉清摸著下巴,口中唸唸有詞。
這玩意真的是個神器,什麼某坷垃比起它差遠了好吧。
不斷實驗的這幾天,幾壟稻穀可是一刻都沒有停下生長,秧苗已經基本發育成熟,準備開始出穗了。
確定了寶具對作物生長的正向作用,葉清猜測,寶具應該也會影響最終的結果數量。
為了實驗的嚴謹性,葉清嚴格按照控制變數法,對每一個植物進行培養,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觀察和記錄上,原本已經變得相對豐富的飲食結構,也被簡單的漿果,和容易獲取的肉類代替。
普通工具栽種的植物,除了比寶具栽種的長得慢,也更容易造蟲、病害。
那幾株常規栽種的月星花,只有一半順利的開出花朵,其餘的,都早早的蔫巴了。
反觀寶具栽種、澆水的月星花,似乎是突破了物質守恆一樣,每一棵種子都開出了花朵,甚至花盤更大,花葉更挺。
同樣的優勢,出現在了稻穀的身上。
作為野生稻種的苦稻,本身矮小低伏,穗粒乾癟。
可葉清種出來的,個個挺拔傲立,稻穗上滿滿的全是穀子,和之前的母本看上去幾乎不是一個品種。
寶具幻化成鐮刀,葉清仔細地收割、拍打脫粒,又用觀星竹編制了曬穀子的席子,趁著陽光正好,準備好好晾曬一番。
產出比很高,但奈何原本的種子數量很少,所以總的產量也不大。
留出一部分作為口糧,剩下的,葉清準備全部再次播種下去。
剩下的種子差不多剛好能種滿一畝地,畢竟得給作物留出生長空間,在寶具的加持下,稻穀生長週期短的嚇人,這次的種子質量也更好,估計這次種完收穫後,就不缺大米吃了。
翻土、澆灌,栽種,寶具在鋤頭和噴壺兩種形態間不斷切換,耕種完整整一畝地,葉清也放下工具長出了一口氣。
按照目前的經驗,寶具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