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子集(第1/1 頁)
早期溫拿樂隊的《I go to pieces》這首歌,資深樂迷的吳譜很是喜歡。亦浪聽過後也毫不猶豫地將其收藏。
歌曲打動人心的地方在其旋律的優美,世界多數人聽音樂都是先判斷其旋律自己是否喜歡,然後再聽歌詞有否打動自己,再決定將其加入自己心水歌曲。
傳響度最高的應該是1998年法國世界盃熱門主題曲《the cup of Life(生命之杯)》中,“ Ale,ale,ale”是法語“Aller”的音譯,意為“e on”。所以《生命之杯》前兩句的正確翻譯應該是:
Go, go, go(英語:去!去!去!)
Ale, ale, ale(法語:快來!快來!快來!)
當時第一次接觸到世界盃主題曲,亦浪忍不住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加入隨便一個隊伍踢個痛快,當然啦,所有的球隊也都痛快地拒絕了亦浪。
因為他不是專業的足球運動員,更不是萬中無一天賦異稟的選手,他已到了岀來工作的年紀,早早就錯過了進入足球行業的黃金機會。
資深樂迷還兼資深球迷的吳譜跟亦浪分析過,現階段中國的球員大多靠流量賺錢而不是真正靠成績,喜歡看球的人多過喜歡踢足球的人這種造成了踢球運動員的稀缺性,要根本改變踢足球的人不是靠享受著流量的紅利而存活,就要改變機制,把錢都收上來進行第二次分配,讓錢都投入到普及足球群眾基礎設施上來,比如,讓農村都有草坪可以踢,真正激發更多的人加入踢球隊伍,不再是矮個子裡拔將軍。
吳譜還繼續在建築行業做著操作打樁機的工作,這個工作雖說有一定的危險性,吳譜也遭遇到高電壓的強電擊,是一個生活愈挫愈勇的人。
但是家裡有幾個孩子,生活支出大,其他能勝任的工作沒有這份工作的日薪高,還可以找離家近照顧下家庭,併兼顧料理家裡所種植的農作物。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開篇這樣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吳譜的家庭不算不幸,而是真的能把苦難當錢花的家庭。同樣遭遇的還有華仔,亦浪的另一個同學,也是種種原因走到建築行業,哦,建築行業這個母集把吳譜和華仔具有苦難特徵的子集都歸集起來了。
信奉養子防老觀念的華仔,家裡也有幾個小孩,特別隨著孩子長大,教育成本更高,再加上之前在老家為了建新房子,揹負著沉重的債務,生活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
因此,當他已搖身變成小包工頭的妹夫向他伸出橄欖枝時,他也投身於建築工人行列之中。
技校畢業的華仔最初是在珠三角打工,在那種工廠工作,生活雖是枯燥乏味,但他還是從中找到樂趣,就是當時的工廠打工妹很多啊,真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多:牡丹或一枝獨秀,或競相開放,或粉紅嬌羞,或純白高貴……
亦浪也遇到過,一大批拖著行李箱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還有一些留著殺馬特造型,卓爾不群,顯得很出戏。
因為家裡各種原因導致很多打工妹早早就輟學來打工,用自己的稚嫩雙肩扛起一頭家。
據亦浪瞭解,有些地方的女孩子,因為家裡麵人口眾多,供不起所有人都讀書成才這條路,因此是很小就岀來打工反哺家庭,一直到結婚前都把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寄給家裡(除了必要的生活費),她們吃過的苦如同滔滔江水般連綿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