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劉宏揀選十校尉(第1/3 頁)
小舟載著張羽往造船場而去,漁船小巧,像是烏篷船。
護城河的水流很緩,圍著貴民城順時針流動。
一路上順著水流泛舟的人不少,張羽由於相貌普通,在其中並不顯眼。
他很喜歡這種感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彷彿身處天地之間,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身下的小船,長僅有6米、船寬2米、船深1米,別看他小,船隻載重可不輕。
足有兩噸!
兩噸的載重,可以讓張羽放開手腳,而不用擔心翻船。
至於如何得出這麼準確的載重資料。
曹衝稱象瞭解一下!
可惜曹衝還沒出生,張羽作為第一個實踐者,這個故事現在得改了。
換成張羽稱象更合適一些。
問題是,沒有大象怎麼搞?
張羽紅著臉表示:牛、羊、石頭這些,都可代替。
‘張羽稱牛’——
這個故事由於角度奇特,情節曲折,內涵豐富,已經在貴民城流傳了開來。
張羽作為黃縣名義上的縣令,聲望因此暴漲。
由於這次稱的不是大象,而是兩頭牛的重量。
經此一事,張羽得了一個“張二牛”的諢號。
除了測試漁船的載重,張羽也用這個方法測試了其他船隻的載重。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確實好用。
經過張羽的精準測量,其他船隻的資料也一目瞭然。
初級戰船配置船員10人,最為合理,船長15、寬5、深6米,船隻載重量10噸。
中級戰船配置船員百人,最為合理,船長30、寬10、深12米,船隻載重量百噸。
船塢生產的戰船,採用風帆設計。
初級戰船為單桅帆船,中級戰船為雙桅帆船,效能比之這個時代的船隻好上太多。
且無論是初級戰船還是中級戰船,單從其設計張羽便能看出,這兩種船隻,皆是能遠洋航行的存在。
那可是遠洋航行!
有了這些船隻,有了這樣的技術。
殖民,將不再是夢想。
初級商船配置船員10人,最為合理,船長15、寬7、深5米,船隻載重量20噸。
中級商船配置船員百人,最為合理,船長30、寬15、深10米,船隻載重量2百噸。
這些商船雖然沒有戰船快、穩定性沒有戰船好、綜合效能也不如戰船,但勝在載重驚人。
商船本來就不是用來打仗的,開展海上貿易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2百噸的載重雖不如後事的雙桅帆船,但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所有的商船。
一艘中級商船,若是單純進行人口轉移的話,一次便可運載至少兩千人。
若是安排合理的話,一次運載3千人都不是問題。
這樣的商船隻需百艘,一次便可運載至少20萬人轉移。
這讓張羽連想到了一個非常賺錢的生意——
人口貿易。
但前提是,他得有船,很多很多這樣的商船。
現在的商船也僅僅只夠他自用,想要搞人口貿易,這還得不少時間的積累。
同時,得找些熟練的船匠。
依靠船塢生產還是太慢了一些。
想要吃人口貿易的紅利,他得等到猴年馬月。
其他方面張羽都很滿意,唯一令張羽不爽的是,船員得他自己招募。
視察完船塢,發現一切都在正常運轉,張羽對眾船匠一番勉勵不提。
隨後下令,更換造船型別。
去除漁船、初級商船等建造列表後,統一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