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用戚將軍練兵法的我開始稱霸之路 > 第58章 流民(下)

第58章 流民(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快穿:我帶四哥暢遊小世界每次穿越世界,我都有金手指!年代:我在塞罕壩植樹天幕通古代:開局讓老祖宗們震怒假如李蓮花可能快穿之路只只,開心些三國:開局系統就跑路大宋:人間為青天,地府做閻羅正德皇帝朱厚照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王者峽谷之兔身逆襲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幾隊定遠堡軍士湧出,他們把這夥流民男人女人分開,然後一些軍壯在城外架起大鍋燒水讓他們洗澡。

洗完後就有文吏給他們登記造冊,同時給他們講解堡內的規矩。

其中又有一些醫士檢查他們的身體,如果有人疑似有傳染病的則被安排在離這邊稍遠的一處窩棚。

還有一些口鼻帶裹著布匹的文吏逐個檢查他們的包裹,有過髒的衣物直接沒收丟到早已經挖好的坑洞裡燒燬。

同時跟這些百姓解釋會有補償。

如此一套流程下來,他們都是個個取出碗筷在幾個定遠軍軍士的帶領下領取飯食。

剩餘的軍士則是手持棍棒在周圍巡邏,有不安分的想插隊的上去就是劈頭蓋臉一頓打。

看著幾個平日裡在村莊作威作福的地痞流氓被這些膀大腰圓的軍士打倒在地不斷哀嚎,排隊的百姓心中都是不由覺得解氣。

這些流民成年男女每人只能領兩碗,而那些小童只能領粥一碗。

他們手中都是拿著定遠堡文吏發給他們的小木牌,一張木牌代表著一碗粥。

他們領一碗粥要交給打粥的袁氏陶氏範氏三人一個木牌才行。

這樣也是為了防止這些流民吃太多撐爆了肚子,他們都是餓了許久,如果真讓他們一直吃很有可能把胃給撐爆。

一些想要渾水摸魚的流民也是被揪了出來,他們倒是沒有挨軍棍,只是被定遠軍軍士抓到一旁吃飯的人群中等候。

領到粥食得流民三三兩兩蹲在一旁,呲溜呲溜得吸食著,碗裡的粥稠密足量,就連他們平日在家中也很少吃到。

周朝田稅不算很重,但是這些百姓除了田稅還要承擔許多別的稅務,例如青苗稅,收割稅等等,還要承擔徭役。

國家要打仗了,需要大量勞力作為後勤兵,這些百姓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只需要不讓他們餓死,還沒有俸祿發下。

如果戰死了就更別提撫卹了,前線戰事吃緊時還能派他們去當肉盾,何樂而不為。

這些重擔像一座座大山壓下,直壓的這些百姓喘不過氣,許多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落草為寇,上山為匪,或者乾脆心狠點,揭竿而起。

這些流民吃完粥食後被早已準備好的文吏按照男女分開安排篷窩,這些百姓都被要求加入了定遠堡軍戶。

如果有不願意的,柳雲也不勉強,但是不能留在定遠堡境內,否則以流匪處置。

同時許諾他們成為軍戶的人家一家分田三十畝,每五戶還可以分下一頭耕牛。

柳雲之前在定遠堡帶來六十多頭耕牛,前幾日又帶回了一百二十餘頭。

現在堡內有近兩百頭耕牛可用,同時柳雲還讓吳川河加緊購買,湊滿了一百頭就運到定遠軍內。

眼下一戶人家分配耕牛一頭是不可能了,五戶分配一頭是經過吳廣志等文吏精心計算分配的。

定遠堡也因為耕牛稀少,一年只能種植一次麥子,如果耕牛足夠的話,一年田地裡可以耕種兩季,這樣定遠堡的糧食產量可以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定遠堡的稅收也十分低,新開墾的農田第一年免稅,而且定遠堡會幫他們打造水渠水車等水利,第二年才開始納稅。

如果百姓一年只種一季糧食,那麼只要交一次稅,如果種兩季,那麼就交兩次稅。

只需納稅三鬥即可,不會有別的增派新增,這樣算下來,比周朝三等田稅法交的少多了。

周朝的三等田稅就是把田分為上中下三等,按畝算糧,同時納糧折算成銀子交稅。

這也讓許多官吏有機可乘,明明一些百姓的田地是下等田,卻要按上等田的份額納稅,多出來的就被這些官吏中飽私囊。

這些百姓見傳聞都是真

目錄
被逼婚,總裁將我娶回家
返回頂部